国际能源网——专业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服务平台
京ICP备14050515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10837
Copyright 2005-2023 in-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碳中和”是国家提出的长期发展重要战略之一,明确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前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响应巴黎协议的国际责任,应对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 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动力。山西省大同市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服务能源转型,率先建立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到绿色低碳城市,为城市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服务。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大同市政府将共同主办为期八天的能源转型国际论坛,旨在促进能源转型战略交流与合作,探讨欧美零碳发展策略与路径,推进人均光伏一千瓦实施,创新高校、政府与企业间合作示范,深化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国际合作,以服务“碳中和”发展目标。
2021年1月23日-1月31日
山西省大同市能源馆(全球在线直播)
大同市人民政府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国务院前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前理事长
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司司长
国资委专职董事,国家能源集团董事
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国家电投集团水电和新能源部副总经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
中海油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
国网能源院副院长
中石化经研院副院长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 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能源局前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事理长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前局长,国务院前参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前主任,研究员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能源署署长特别顾问
四川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前副主任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农业部生态总站首席专家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能源专家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总经理
上海电力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核研院环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研究所副研究员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
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正泰集团董事长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光电源董事长
远景科技董事长
隆基股份总裁
阿特斯董事长、总裁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晶澳科技执行总裁
中来股份董事长
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智能电网首席专家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江苏竑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总裁
天合光能董事长
正泰新能源总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建材成都公司光电材料公司总经理
江苏竑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启迪清洁能源集团董事长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院长、十一能投总经理
机构及跨国公司: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欧盟中国商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生计”多边合作协议缔约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清华大学·大同第二届能源转型国际论坛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路径研讨会 | ||
10场论坛 + 9场零碳欧洲报告会 + 2场 欧美能源课程报告会 + 1个开幕式 +1个闭幕式 | ||
1 月 23 日星期六 | ||
14:00-15:00 | 开幕式 | 线上 |
15:00-18:30 | 论坛一:光伏+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 | 线上 |
19:00-22:0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一场:欧洲零碳战略 | 线上 |
1 月 24 日星期日 | ||
9:00-12:00 | 论坛二:美国能源转型现状与政策前瞻分论坛 | 线上 |
14:00-18:0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二场:德国能源转型 | 线上 |
19:00-22:3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三场:每人一千瓦光伏(第二专题) | 线上 |
1 月 25 日星期一 | ||
19:00-22:3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四场:电力系统转型 | 线上 |
1 月 26 日星期二 | ||
15:00-18:30 | 论坛三:法国能源转型分论坛 | 线上 |
19:00-22:3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五场:每人一千瓦光伏(第三专题) | 线上 |
1 月 27 日星期三 | ||
9:00-12:00 | 论坛四:大同市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研讨(一) | 线上+线下 |
15:00-18:30 | 论坛五:芬兰能源转型分论坛 | 线上 |
19:00-22:30 | 零碳欧洲第六场报告会:城市能源转型 | 线上 |
1 月 28 日星期四 | ||
9:00-12:00 | 论坛六:大同市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研讨会(二) | 线上 |
15:00-18:30 | 论坛七:瑞典能源转型分论坛 | 线上 |
19:00-22:30 | 零碳欧洲2050报告会第七场:瑞典能源转型 | 线上 |
1 月 29 日星期五 | ||
9:00-12:00 | 论坛八:大同市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研讨会(三) | 线上 |
14:00-17:30 | 零碳欧洲第八场报告会:欧洲能源转型万里行总结报告 | 线上 |
19:00-22:30 | 零碳欧洲第九场报告会:交通能源转型与行遍欧洲 | 线上 |
1 月 30 日星期六 | ||
9:00-12:00 | 论坛九:碳中和愿景下每人一千瓦光伏的发展路线图研讨会 | 线上 |
14:00-17:30 | 论坛十:碳中和愿景下城市与能源企业协同转型率先达峰研讨会 | 线上 |
19:00-22:00 | 欧美高校能源课程报告会-1 | 线上 |
1 月 31 日星期日 | ||
9:00-12:00 | 欧美高校能源课程报告会-2 | 线上 |
17:00 -18:00 | 论坛闭幕式 | 线上 |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联合主办单位: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门支持单位:
亚洲开发银行 国家电投集团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乌兰察布市政府 张家口市政府 中科院电工所 合肥市发改委合作单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中国欧盟商会 瑞典大使馆 全球绿色发展联盟承办单位:
国际能源网 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活动序号 | 活动详情 |
1参加城市与能源企业协同转型率先达峰研究倡议 | 欢迎城市地方政府、能源企业、能源企业的设计院、研究院所、金融机构、能源专家参与“城市与能源企业协同转型率先达峰研究行动”。欢迎署名参加城市与能源企业协同转型率先达峰研究倡议(可以以个人身份,可以以机构身份) |
2参与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申报与发起 | 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中心将对入选的每人一千瓦光伏子课题给予学术协助,包括学术指导和配备研究助理。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中心将对优选的每人一千瓦光伏子课题配套资金协助开展研究。如配套5-10万元资金用于调研和召开研讨会,以及关键专家的顾问费。 |
3担任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志愿者或数据捐赠 | 欢迎企业派人在2021年度以半职或全职身份支持每人一千瓦光伏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欢迎企业捐赠光伏电站的数据研究权。 |
4参与光伏与生态修复课题与项目申报 | 欢迎企业带试点项目参与清华大学中心发起的各类“光伏+生态修复”课题; 欢迎研究机构和企业带课题带项目参与清华大学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合作的“可再生能源促进生态修复和可持续生计”项目部。 |
5参与碳中和愿景自主行动报名(企业、机构;个人) | 欢迎企业或机构制作一张PPT展示企业的碳中和愿景自主行动,内容可包括如下: 标题:**企业碳中和愿景自主行动 内容:1、企业名称;2、企业照片或企业领导人照片一张;3、行动举措;4、技术说明;5、行动的减排潜力(无论是自身减排,还是服务社会的减排,都可以)。 请企业提交word或PPT版的详细说明材料。 |
6分论坛邀请函 | 目前论坛还有安排两场分论坛的余地,时间为1月25日至27日,可以是在大同市能源馆的实体会议,也可以是云端论坛。 |
此次论坛宣传目的在于传递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成果,传播欧洲各国发展新能源先进的经验,分享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优秀科研成果、项目管理经验、宣传地方政府在发展新能源方面作出的杰出成绩等。
将上述成果传递到国家层面,乃至世界各国,与欧美国家新能源行业专家一起共同为发展新能源事业深入沟通交流,提升参与单位在国际、国内和行业的影响力。
组织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
大同市人民政府 国家电投集团 通威集团 远景科技
特变电工 正泰集团 隆基股份 阿特斯 中来股份
传播媒体: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 地方主要媒体 行业媒体
此次活动传播方式分为会前预热、会议当天热点/亮点新闻爆料、会后专题传播。
国际能源网将利用自身全媒体平台优势,将在中外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以及第三方合作平台,全面对学术周活动进行系统报道。传播周期从会议前1周到会议后一周,保持半个月以上持续性推广,宣传欧洲能源行的调研成果,展示新能源企业的先进理念、业内一流的技术类型、为新能源行业发声。
活动的报告、对话将以课件形式上传至国际能源网之【能课堂】,并上传至第三方视频平台,以供长期应用。
1、成果报送和发布:主办单位会把论坛成果和建议,报送至国家。并形成多语种,面向海内外传播。相关单位也会对论坛成果进行研究,并形成结论和建议,上报至国家主管部门。
2、内容和成果传播:主办单位和国际能源网会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国家级媒体,行业主流媒体和垂直媒体,以及财经类媒体,对论坛整体内容和成果面向海内外传播。
3、视频课件传播:国际能源网会将论坛期间的报告内容分别制作成视频课件,上传至国际能源网的“能课堂”,以及第三方视频号,长期传播。课件里将体现合作企业的品牌元素。
清华大学 何继江博士 18001192876
国际能源网 张福龙总裁 1391120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