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企业

讲述|国网北京电力百年风云!

日期:2024-05-16    来源:国际能源网

能源资讯中心

2024
05/16
09: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网北京电力公司 京津唐电网 华北电力集团

从1905年的京师华商电灯公司到石景山发电分厂,再到国网北京电力公司,京城电网发展脉络犹如可歌可泣的一首长歌、恢弘大气的一部剧作亦或是百转千回的一场梦境……

清朝末年电灯点亮京城

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却没有像上海那样早在1879年就亮起了第一盏电灯。清末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之时,当时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却一直贪图享乐,清政府为了满足她一己私欲,1888年成立了隶属奉宸苑的西苑电灯公所,专门从德国进口了小型发电机,仅供慈禧太后寝殿照明。

直到1905年,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北京才算是真正有了一座公用发电厂,尽管这座发电厂的装机量只有300千瓦,但却成为点亮北京城的“火种”和北京市公用电力事业的起点。

这座老电厂后来经过扩建,装机规模已经在1912年达到了3055千瓦,但因为地理位置所限,后续难以扩展规模。为了扩展电厂规模,股东们决定在北京西郊d 广宁坟村(今广宁街道)再建新厂。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紧邻永定河,水源充足又挨着门头沟的硬煤产区,发展火电占尽地利。于是在1919年8月新电厂开工,到1922年,这座电厂已经可以向全北京供电。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打响,1940年,日本侵略者强行收购了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成立了伪华北电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发电分厂由该公司直接管理并更名为“北京发电所”。

1942年,前门西城根电厂设备全部转移到石景山电厂,至此,石景山电厂便成为彼时北京市唯一的供电公司。

1946年,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了冀北电力公司,北京发电所又被改名为“北平发电所”,由冀北电力公司管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发电所启用石景山发电厂的新厂名。

新中国新建的石景山发电厂

石景山发电厂为当时经济恢复时期的北京工农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电力。

老北京如何告别缺电的历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经济建设及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和扩建的各类项目不断增加,工业发展速度增加的直接表现是用电负荷增长非常迅速。

由于当时电力工业基础薄弱,短时间内难以跟上城市发展步伐,北京缺电的问题相当严重,为此,部分工业生产用电不得不受到限制,市区也通过轮流停电的方式来保证人们可以正常生产生活。

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电力工业部联合指示北京、天津、唐山地区从1956年1月1日起实行电力计划分配办法,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电力的生产和需求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20世纪80年代,每年的冬、春两季仍是北京用电的高峰时段。尤其是每年进入11月后的取暖季,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取暖设备全部投入运行、远郊区县的农村小麦冬灌等工作也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北京的季节性缺电问题依然存在。再加上工业超指标用电现象频频发生、北京局部地区常发生停电依然时有发生。

为此,1981年5月,国务院发布“节电令”,要求严格按定量用电,采取“谁超限谁负责,超用扣还,节约归己”的办法,限制超额用电单位,并鼓励节约用电。

1984年,北京全市开始对超指标用电单位收加价电费,对于超出部分,在当时电价的基础上,每度电加收8分钱;实行高峰电力指标的单位,如在高峰时间超用电量,每度电在原电价基础上加收一毛六分钱,可以说这是当时比较早期的峰谷电价机制。

1987年,全市对电力对于超计划用电的企业,要按当时电价5至10倍加价收费。

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仅靠节约和限制用电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北京全市供电不足的问题,1992年9月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参加“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时提出,争取1995年底北京做到基本不拉闸限电。

为落实该目标,1993年4月,以1995年11月底北京城基本实现不再拉闸限电为首要目标的“9511工程”开始推进。

“9511工程”工人在架设电缆

1993年12月30日,亚洲最大住宅区——北京方庄配套的左安门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解决了大约十几万人口的用电急迫需求。

1994年2月25日,位于北京大兴区内的安定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

该线路是北京地区第三座500千伏枢纽供电设施,也是华北电网、京津唐电网的电力枢纽工程。1995年二期项目完成后,其总容量达到160万千伏安。

此时,房山、安定和昌平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了昌平-大兴-房山500千伏U形电网,成为首都的电力供应的关键命脉,北京地区了50%以上的电力输送都需要依靠这三座变电站形成的U型电网。

1994年9月11日,北京朝阳区孙河220千伏枢纽变电站合闸并入首都220千伏环网运行,它实现与东北郊变电站共同承担了向市区东北部及顺义地区的电力供应。

此外,全市三环路内外还相继建成了一批骨干110千伏变电站,昌平、顺义、大兴、怀柔、房山、密云等也都有新的输变电设施投入运行。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北京从1995年11月1日起,居民基本实现了不再随意拉闸限电的目标。

“9950”工程施工现场

后来北京为了解决电力线路变压器过载问题,在1997年实行了“9950工程”, 一年后,首都新建了6座110千伏变电站;改造了前门、阜成门、天坛、方庄等繁华市区110千伏变电站,令这些变电站地区供电能力增加了40%至50%……

时至今日,北京2023年全年发电装机1379.67万千瓦,北京全年发电量达到454.9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也已经达到1358亿千瓦时。我们的首都早已摆脱原来积贫积弱的落后形象,北京的电网结构也在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的不断修建和完善下变得更加完善。

引领全市电网走向智能化

北京电网发展至今,不容忽视的“第一功臣”便是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早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它作为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的直属单位,按地市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3年则开始属于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授权经营、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由国家电网公司按省公司直接管理;2008年起,国网北京电力公司才真正作为独立法人企业运营;2013年开始正式更名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并沿用至今。

作为首都最为重要的能源骨干企业和最大的公用事业单位,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以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电力销售和供电服务为主营业务,供电范围覆盖全市16个区、1.64万平方公里,服务客户900余万户。

2012年开始,北京部分地区开始试水智能配电网技术,一旦电网发生跳闸等停电故障发生时,其电网本身不仅能实现智能化“自愈”,还能发出“抢修”相关的指令。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电网故障修复的时间缩短到百秒之内。

2018年,北京电力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10千伏“双花瓣”供电网络绽放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供电率达到了99.9999%。

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这里有北京首座配电网全部采用光纤纵差保护的变电站,一旦电网发生故障,其系统可在百分之一秒内实现10千伏电缆故障隔离,极大缩短户均停电时间,能让大兴机场的供电可靠性达99.9999%。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获悉,目前,国家电网北京电力正在深入应用“大云物移智链”技术,融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推进电网在规划、建设、运维、调控、服务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主网方面,国网北京电力依托环京特高压网络结构,构建“多向注入、多点支撑”的骨干“双环网”,规划建设“一南一北一中”500千伏三电源支撑、“三分区”220千伏供电、链式110千伏供电的网架结构,打通电力运输主动脉。

在配网方面,国网北京电力要将配电线路实现自动化全覆盖,通过加入“光纤+5G+载波”的一体化通信网络,实现配网故障主动隔离和快速自愈。不断完善分布式电源多级协同控制体系,全面建成“融合、绿色、创新、安全”的数字化配电网。

在微网方面,国网北京电力要攻克交直流混联微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等多种技术难题,目标是在前疃村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微网“零碳社区”,最终实现功率互济、峰谷调电和光伏协同消纳的目标。

2023年,国网北京电力在玉泉营电力隧道建成数字化电力隧道示范工程。国网北京电力还计划在通州区等地的5段电力隧道完成数字化无人巡检技术功能部署。

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除了在完善首都电网智能化布局,为全市单位和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充电桩、充电站的布局。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了解到,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多万辆。

居民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也随之增长。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进度如何是满足市民绿色出行的首要关键,也是当前北京市充电设施建设的困难堵点。没有固定车位、小区配变电容量不足、物业不配合等问题依旧制约着居住区充电设施的安装。

为此,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围绕保障居住区充电设施用电报装改进服务举措,提升充电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主动推动新建小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位,全力做好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供电小区的充电设施报装,试点开展存量直接供电小区低压设施改造,加快推进高压自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升级,与4S店“联网通办”,执行政府部门制订的“一车一桩、桩随车走”的原则。

2022年至2023年9月,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累计完成约7000台充电设施升级改造,384台充电设施迁址优化,提高了充电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让公司旗下充电设施故障率从1.65%降低到了0.93%,时长利用率从6.23%提升到7.42%。

目前,北京建成超快速充电桩充电场站超70座。还在同步推动快速充电桩向超快速充电桩的优化升级,在消费商圈、商务办公、交通枢纽等6类人流量大的场景,优先推动超快速充电桩的建设。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了解到,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车网互动平台目前已累计接入充电桩5.4万台,设备总容量156万千瓦,通过参与华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通过消纳夜间风电及下午光伏发电获取补贴,累计消纳绿电3225万千瓦时。

电网工程稳步推进

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在电网工程建设方面始终坚持稳步推进,一季度开复工的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共计69项,目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110千伏创新园变电站等3个项目已投产,新增输电线路54千米、变电容量20万千伏安。

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建设管理人员对110千伏大营输变电工程开展复工检查

4月1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110千伏创新园变电站扩建工程顺利投产,成为国网北京电力今年复工复产以来首项投产的电网工程。110千伏创新园变电站于2012年投入使用,12年来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

在怀柔区科学城,北京500千伏科学城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高可靠性用电需求,为怀柔科学城提供重要电力保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其中,500千伏科学城变电站是北京首座户内500千伏枢纽变电站,也是首座500千伏钢结构变电站。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配套电网工程正高标准推进,其中,北京首座绿建融合数字化零碳变电站——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大营110千伏变电站已在2月29日复工。

4月7日,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及附属楼已完成二层楼承板浇筑,正开展三层楼承板铺装及钢筋绑扎等工作。该变电站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的示范项目,对提升区域电力保供能力、增强电网韧性、推进能源转型、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023年,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涨幅达52%。为保障地区电力供应充足、安全、可靠,10年间,国家电网北京电力新建50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39座、110千伏变电站122座,新增变电容量5816万千伏安,该公司为推动首都地区电源支撑能力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持续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