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综合人物

丢开政策“拐杖”光伏如何走更远?李鹏、严大洲、钱晶谈的这些观点值得深思!

日期:2021-04-23    来源:华夏能源网  作者:陈翩翩

能源资讯中心

2021
04/23
17: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电投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政策是拐杖,我们不能永远拄杖走路。”

“光伏平价只相当于大学毕业,把大学生培养成可以产生价值的员工要经历很多蜕变。‘十四五’期间所有的政策导向都是放开市场管制,而不是针对光伏产业自身。”

4月20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碳中和引领光伏行业发展论坛”上,多位政企学研界的专业人士就光伏平价、碳中和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诸多一针见血、深刻到位的观点引起强烈关注。

记者特别编辑了国电投李鹏、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实验室严大洲、晶科能源钱晶等人的发言精华,以供参考!

李鹏:风光整合其他行业还是被整合?

自2018年政策调整后,光伏行业加快了市场化步伐。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一批优质的企业及产品脱颖而出,光伏平价加速推进。目前,光伏企业已基本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作为肩负碳中和重任的中坚力量,光伏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里如何实现可靠稳定的供电?如何尽快成长为真正的主力能源?需要做哪些突破?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战略管理处处长李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指出,光伏行业不光是降成本、硅片越做越薄的事。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光伏行业要有自己的定位。将来要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现有电网的物理架构与运行机理,都会有颠覆性变化。

“风电光伏这些波动性电源,要预先做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变化如果不去预先研究,就会有别人来做。这个过程本质其实是我们对其他行业的整合,还是其他行业对我们的整合。如果不去做,整个行业有可能会背负很大的成本。”

“光伏行业也要研究自身在物联网时代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同样道理,如果让别人对我们完成数字化,行业要付出的代价或者本身发展的空间会被挤压,如果主动拥抱未来,做一些数字化转型,将来提供给用户的就是对电网高度友好,能够实现可靠稳定的供电,是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的产品、服务。”

李鹏认为:光伏行业下一个目标就是不需要政策支持。过去几年政策扶持光伏行业发展很快,但政策是拐杖,我们不能永远拄杖走路。光伏行业的补贴额度已经很高了,如果补贴还要翻10倍、20倍,这可能吗?这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事情!

严大洲:多晶硅企业盲目扩产没有必要

近段时间来,多晶硅价格暴涨牵动着产业神经。硅料涨价带动硅片价格水涨船高,中环股份、隆基股份等龙头企业纷纷提价。那么,造成硅料价格高涨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未来硅料供需格局如何变化?持续涨价势头何时能得到改善?

针对这些问题,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严大洲介绍了相关情况。

严大洲说道:“在数量上,多晶硅生产厂家从过去10年的55家减少到22家,最后减少到10家。虽然在大幅减少,但产量在大幅提升,产能逐渐向几家大企业集中。这几家大企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四川、云南这些电价低的地方,主要是较低的电价能够抵消成本。

严大洲指出:多晶硅是整个光伏产业链里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环节。因为建多晶硅厂需要很多苛刻的条件,如能源价格要很便宜;相应的配套条件,如水、电、路、原材料供应等要提前考虑;另外,由于要用到易燃易爆物质,国家安全环保监管非常严苛,根据相关规定多晶硅厂要建在化工园区,而且离居民区要有一定距离;还有设备施工周期很长,如氰化反应器等需要8个月、10个月建设,如果订单晚的话,可能需要一年时间。

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多晶硅进入门槛较高。

严大洲认为,目前,国外企业几乎都没有扩产计划,而是不断收缩阵营。从区域来上讲,主要生产企业在中国。但国内企业盲目扩产也没有必要。因为冲动之下的加速生产,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不管发生在日本、德国还是中国的生产事故,都会带来减产或者停产,所以安全是化工企业最根本的问题。

严大洲介绍说,截至目前,中国多晶硅产能约50万吨,2021年末将达到76万吨,2022年达到90万吨,2023年有可能会突破100万吨。未来3-5年,多晶硅供应不会成为太大问题。

钱晶:光伏产业链供需平衡要到2022年

从2019年开始,玻璃、辅材等环节的企业扩产非常多。这些扩产不但来自业内龙头企业,还有很多跨行业的资本与实业巨头跃跃欲试。这些扩产虽然最终不一定全都会落地,但行业变局已经在发生,这其中存在哪些机遇与风险?企业又该如何把握与规避?

针对这些问题,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钱晶指出:其实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这四个环节都在扩产,但是步子不一样。从集中度上来讲,越到上游越集中。比如说现在多晶硅有10家供应商,每家增加1%就是10%;可是做组件有100家,每家都增加1%就是100%,这中间就有落差了。还有,扩产周期不一样。对于下游来说设备一进就可以生产,但对上游来说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造成了现在的供需不平衡、脱节。

那么,何时能够达到供需平衡?钱晶说道:“今年电池与组件是比较匹配的,硅片在2021年底产能上也会匹配电池。多晶硅今年产能供应大概在50万吨,再加上进口10万吨会达到60万吨,可以支持200GW的硅片、160GW的组件。明年预计新增的15万吨,在上半年会慢慢释放出来。所以这一轮供需平衡,预计会在2022年初到年中实现。”

这一轮大扩产之后,行业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钱晶谈了四点看法:

第一,洗牌可能会从几年前的多晶硅行业,延伸到组件环节,主要对二线企业压力更大。

第二,资本逐利趋势会加强。尤其在扩产中如硅片环节,会有很多横空出世的玩家进来,不是小打小闹,是带着规模、实力进来的,这是硅片产能释放非常快的原因。多晶硅虽然有一定行业壁垒,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化工范畴,不排斥专业的化工企业有意愿加入,或者纯资本进入此领域。

第三,随着技术迭代、规格迭代的加速,在各个环节先发制人是否是优势?这存在疑问。如果这个行业技术非常成熟,先发制人一定是优势。但对于光伏制造业来说,先发制人是不是优势,值得思考。

第四,专业的制造模式(如专门生产硅片、电池、组件的企业),对比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哪种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值得思考。

钱晶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角逐中,每家光伏企业都要思考除了扩产还能做什么、还会做什么?是守株待兔等着把新型电力系统划给我们?还是主动做些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想通了,挑战就是机遇。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