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观察

追逐“人造太阳”十年,中国出了哪些力,获了哪些益

日期:2017-12-0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吕银玲

能源资讯中心

2017
12/02
08: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核聚变 绿色核能 核能技术

  举全球之力“人造太阳”,这样大规模的世界合作你能想象吗?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参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正在做这项努力。
 
  11月28-29日,由科技部主办的“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共同回顾、讨论中国参加ITER计划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十年磨砺,我国核聚变领域得到全方位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议致辞中说:“参与ITER计划,有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项目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力。我国在材料科学、超导技术、精密加工等相关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有些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可以说,ITER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平等参与、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范例。”
 
  果断加入白手起家
 
  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验证和平利用核聚变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
 
  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致辞。科技部供图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ITER聚变堆,采用受控核聚变获得能量,原理与太阳释放光热相同。ITER计划对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多边国际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ITER计划由来自中国、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的30多个国家共同合作。2003年,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带领中方团队加入ITER计划谈判。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平等身份加入2006年11月,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代表中方在法国爱丽舍宫共同签署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2007年2月,经财政部审核国务院批准设立“ITER计划专项”,同年10月,ITER国际聚变能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10月,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挂牌成立。
 
  从此,中国深度参与ITER计划高层决策与组织管理,在交流合作中不断学习,也发挥着大国影响力。
 
  国际聚变界影响力提高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承担了ITER计划的18个采购包制造任务,涵盖了ITER装置几乎所有关键部件。我国先后建成并升级改造了中国环流器二号A和东方超环EAST,深入探索实现聚变能源的工程、物理问题。
 
  同时,我国在国际聚变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多项物理实验研究成果位于世界前列,并在氚循环、等离子体控制、测试包层模块(TBM)、核环境遥操作及模拟计算等领域取得很大进展和突破。
 
  罗德隆在会上介绍,十年来,在中国参与ITER计划的带动下,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共部署119个项目,总计安排经费约40亿元。取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第一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处于与国际同等甚至某些方面领先的地位。
 
  除了技术进步,中国还建立了符合国际大科学工程管理的管理机制,健全了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核安全、运输、标准等项目管理机制,集成国内各领域优秀资源,确保我国承担的采购包制造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和交付。
 
  为核聚变未来储备人才
 
  徐冠华院士表示:“ITER计划为我国参与一些国际大科学计划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同时,消化ITER计划成果,也能够‘为我所用’,助力中国核聚变工程发展。”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聚变界率先提出并完成中国磁约束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概念设计,并得到国际聚变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绿色核能科普展”上的聚变堆模型。资料图
 

 
  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需要更多人才支撑。参与ITER项目的十年,正是中国核聚变工程技术人才与团队持续储备的十年。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建刚院士称:“十年前,四部委开展了人才培养计划,希望培养1000个工程、物理和管理人才,如今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建造了自己的核聚变实验室装置,核聚变研究已成为高校新的培养方向。此外,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国际大科学工程研发和管理团队。
 
  十年来,ITER组织中方职员数量持续上升,目前已突破70人,跃居除东道方欧盟外的六方之首。培养多位杰青、长江学者,吸引一批海外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3400名科学家、2700名学生加入到我国磁约束核聚变技术领域的研发团队中。
 
  11月29日下午,国际聚变界讨论提出并共同签署了《北京聚变宣言》,进一步倡导世界聚变界的科学家们为聚变能相关技术研发加强合作,中国将为最终解决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贡献力量。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