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焦炭市场寻求突围 控制产能“焦”“化”并举

日期:2006-03-08    来源:sxcoal.com  作者:佚名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3/08
09:2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焦炭市场 化并举

“整天守着一堆焦炭卖不出去,我头发都快愁白了”,一位焦炭老板向记者诉苦说。他的焦化厂年产10万吨焦炭,两三年前客户上门排队,从去年初开始,原本供不应求的焦炭开始变得少人问津。这个焦化企业所在的市最多时焦炭积压量达到100万吨,为此该市不得不临时调低年初确定的财政指标。
   
    这是当前我国焦炭业的一个缩影。面对“内忧外困”的市场形势和行业自身的各种问题,焦炭业走在了命运的“十字街头”。
 
    国际竞争激烈 国内需求放缓
   
    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焦炭市场的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呈现新的趋势及特征,焦化工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理由是:
   
    一、 焦炭出口增长空间有限,竞争日趋激烈,商品焦市场形势严峻。一是国际市场焦炭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缓慢增长,受炼钢技术革命的影响其需求增长速度将逐步趋缓。同时,由于国际焦炭产能增加,国际焦炭贸易中竞争日趋激烈。
   
    二、 是国内焦炭需求将进入新一轮稳定增长周期,增速逐步趋缓,未来两三年国内焦炭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商品焦炭市场供求形势十分严峻。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稳定发展周期的上升期,在未来15年期间,全国人均GDP处于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增长阶段,依据对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分析,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均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冶金工业将逐渐从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同样,焦炭需求增速将显著放缓,增长的长期走势将趋于平稳。
 
    控制产能已成当务之急
   
    根据对国内外焦炭市场的走势判断,“十一五”期间对焦炭产能总量实施控制是焦化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实施总量控制必须确定合理的规模。总量规模预测必须根据焦化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影响总量规模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环境容量约束来进行定量的预测。
   
    一是在基于对国内外焦炭市场的走势的基本判断,对焦炭市场进行需求定量预测,并依据对技术进步、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适当修正,初步预测2010年中国焦炭需求总量约为28000万吨左右。
   
    二是焦化工业又是高水耗行业,按目前平均吨焦耗水1.85吨测算,到2010年,仅山西省焦炭生产耗水将达2.2亿吨左右,即使大部分焦化废水净化回收利用,水资源仍将是焦化工业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是依据《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所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并结合环境容量的测算结果,初步估算焦炭最大产能规模。
   
    对市场需求、资源承载能力、环境约束预测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山西省测定的焦炭产能总量将控制在1.2亿吨以下。
 
    既“焦”又“化”延伸产业链
   
    在焦炭市价一路暴跌、焦炭行业全线遭遇市场寒冬的背景下,通过延伸产业链,实施“化”和“大焦化”战略乃是当务之举。
   
    专家认为,焦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要根据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对焦化行业的产业政策,以整顿促发展,以改造促提升,坚持“控制焦炭产能、淘汰落后工艺、化产回收加工、发展循环经济、遏制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素质”的发展方针,把延伸产业链和加强污染治理作为规划期的两大核心任务,走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集团化和信息化的循环经济路子,不断增强焦化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焦化产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通过对焦化行业实施清理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焦化产业及下游化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在控制焦炭产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下游化工产业,依托工业区聚集优势建设大型化产加工项目,尤其要在焦炉煤气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工产业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强化环保执法,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同时推动和引导以资源、市场、产权为纽带组建大型焦炭集团性公司,推动煤、焦、化一体化的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企业集团形成和发展,推动焦化产业尽快步入健康、有序、高效发展轨道,把焦化产业培育成“焦”和“化”并举、具有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 出 自 ]
sxcoal.com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