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上市公司 » 正文

通源环境“闯关”成功,顺利登陆科创板

日期:2020-12-30    来源:环保创业邦  作者:陈婉

能源财经

2020
12/30
11: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通源环境 爱维斯环保 固废污染 水污染治理

12月10日,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获悉,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源环境,证券代码688679.SH)首次公开发行3292.2419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科创板),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

历时近7个月,通源环境终于“闯关”成功,顺利登陆科创板。

退市新三板“转战”科创板

自科创板开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公司“转战”科创板已经成为一股风潮。

继金达莱成为首家公开披露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新三板企业,不少新三板企业表态拟登陆科创板。此次顺利获得科创板“通行证”的通源环境也是新三板转科创板“大军”中的一员。

记者了解到,2015年12月23日,通源环境(834778.OC)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5年10月23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向特定投资者富海浩研、宁波泓泽、国耀创业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5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2元,募集资金6000万元。

2015年11月30日,股转公司出具《关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并公开发行股票登记的函》,确认通源环境本次股票发行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7700万股。2016年1月28日,通源环境就上述增资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6年6月16日,通源环境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向特定投资者富海浩研、国耀创业、金通安益、庐熙创业、国耀伟业、健安润华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2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4.16元,募集资金1.70亿元。

2016年10月31日,股转公司出具《关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登记的函》,确认通源环境本次股票发行1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8900万股。2016年11月29日,公司就上述增资事宜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7年7月,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相关事宜的议案》等议案。

2017年8月16日,股转公司出具《关于同意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同意通源环境股票自2017年8月18日起终止在股转系统挂牌。

2020年5月18日,通源环境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国元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经过两次定向发行募集资金,通源环境缘何“转战”科创板?本刊记者致电通源环境,电话接通后,无人回应,随后挂断。

不过,记者通过分析上交所科创板首轮和二轮问询情况发现,通源环境“转战”面临的问题并不轻松。

业内人士分析称,科创板问询焦点,一是历史问题,此前在其他板块申请上市,主动终止或是首发被否,监管审核反馈的一些问题仍然是上交所关心的;二是是否匹配科创板的战略定位,这是很关键的条件。

记者注意到,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共提出32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聚焦在历史出资瑕疵,随后对股东、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核心技术水平、主营业务、业务分类、行业地位、资质、违法违规、营业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问询。

在二轮问询中,共提出14个问题,主要关注核心技术业务收入的统计口径、销售回款、主要项目、安徽地区收入占比较高、收购爱维斯环保、业务与技术等,并继续追问首轮中关于业务分类的问题。

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注册环节,上交所继续追问了关于爱维斯环保、研发费用方面的问题。一系列问题通过了保荐机构的核查,最终通源环境“转战”成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新三板企业“转战”科创板热情高涨,但是最终能从新三板成功转入科创板的企业不多,因为科创板“席位”有领域、企业质量、研发水平等因素限制,转板难度较大。

“不差钱”为何还募资?

此次登陆科创板,通源环境在募集资金用途上显示,拟募资4.65亿元,其中0.65亿元将用于技术中心建设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记者注意到,通源环境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其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5203.17万元、14714.77万元、34819.41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6.21%、21.16%、38.20%。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较2018年末增加20104.64万元,增长1.37倍。看似“不差钱”,为何还要募集资金?

一般来说,大多数拟上市公司会把募集资金用途多写几项,但通源环境的募集资金用途仅有两项,一是进行项目建设,二是充实流动资金,简单明了。另外,在用途分配上,用于充实流动资金的金额为4亿元,远高于项目建设的0.65亿元。这与大多数拟上市公司的募资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相对于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同行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通源环境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安排不多,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又太高,究竟为何?

在募集资金运用情况中,记者发现,通源环境对于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的考虑是,国内同行纷纷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行业技术更新日益迅速。为把握市场机遇,紧随行业技术步伐,公司拟建设技术中心,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项目主要涉及装修费、设备购置费、安装调试费和研究开发费等方面。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重点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进和升级,并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等,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增强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巩固和加强公司的行业地位。

补充流动资金是公司现有业务扩大规模和迅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公司主营业务属于资金密集型,在业务实施的各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营运资金。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营运资金需求。资金是公司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体现公司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公司的核心生产要素之一。补充流动资金主要用于公司业务中涉及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周转金、质保金等,同时,公司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的开拓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为此,通源环境称,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有效保障正在和即将履行项目的顺利实施,缓解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带来的资金压力,同时提高公司承揽项目的成功率,扩大业务规模,为推进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但通源环境也表示了担忧,由于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技术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难以在短期内充分产生经济效益,可能导致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净资产和总股本的增长幅度,存在股东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同时,所处行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随着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新增项目的不断增多和技术持续创新,资金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对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形成制约。

通源环境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记者注意到,2017~2019年,通源环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75.99万元、5709.33万元、8656.1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00.99万元、653.86万元、1.40亿元。2017年和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同期净利润。

2017~2019年,通源环境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华东地区,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67%、76.12%和83.04%。其中,安徽地区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8.82%、64.97%和66.53%,安徽地区收入占比较高。从其他地区来看,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收入占比下滑。

今年上半年,通源环境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减少2.3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18.93万元,同比减少5.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5.72万元,同比增加22.75%。

“随着直接竞争对手先后上市,通源环境所处环保细分领域的区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强。”业内人士分析称,若在业务核心区域之外的市场开发不及预期,恐将对通源环境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乘政策东风提升研发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适合我国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实用的固废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通源环境表示,在国家宏观政策及环保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公司紧紧抓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牢牢把握固废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机遇以及资源化领域的发展方向,聚焦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专注于技术体系的改进和升级,切实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通源环境在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

在固废污染阻隔修复领域,公司不断总结项目经验并持续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技术体系。

在固废处理处置领域,公司将污泥高干脱水工艺和干化炭化工艺有效结合,通过板框压滤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再进行干化炭化处理,大幅降低了污泥干化炭化的热能耗。

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以及水生态构建及调控技术,既可就地对河湖底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实现河湖底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又可针对各河流、湖泊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特征辅以实施多种手段的生态调控,加速水体中的生态系统转入良性循环,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报告期内,通源环境采用固废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通用的经营模式,多项核心技术已获得相关专利并已实现产业化,核心技术均应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实现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共拥有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及多项非专利专有技术。

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412.7万元、2002.25万元、3087.01万元,累计6501.96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比重为3.6%,略高于科创板上市对研发费用的最低要求。

对此,通源环境称,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材料费构成,研发费用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行业技术发展促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研发材料及人工投入增加。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投入和积累,在固废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公司快速发展。”通源环境坦言,污染防治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公司在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能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储备,或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在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上出现偏差,将面临技术、产品被赶超或被替代以及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