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莱茵河治理的启示

日期:2008-01-1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08
01/12
08: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莱茵河 治理

 

巴塞尔是瑞士有名的“生物谷”,其化学和制药工业享誉全球。同时,巴塞尔地区在环境和水质保护等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借瑞士巴塞尔与上海缔结友好城市在上海举行签字仪式之机,笔者就环境保护问题采访了来沪访问的巴塞尔公共卫生部部长、政府议员卡罗·康迪博士。

  工业与环境可以和谐共荣

  笔者:瑞士的巴塞尔是以化学和制药工业而闻名的经济活力区,您觉得化学工业的发展会否影响环境状况?

  卡罗·康迪:在发展初期,巴塞尔的环境曾经受到化学工业的严重污染,特别是莱茵河。 欧洲的很多企业从莱茵河取水用于生产,常常不经过处理就返回到河流当中,造成了污染。现在整个欧洲,包括莱茵河流域的各个国家都意识到此问题。巴塞尔政府和企业共同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证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返回河流中。

  通过众多环境和水质保护措施,现在巴塞尔周围的莱茵河地区已成为欧洲最清洁的地表水体之一,如今在莱茵河中沐浴和进行水上运动非常安全。莱茵河里的动物群也已恢复,共有63个鱼类物种,接近于工业化前的水平。而今,化工和制药工业在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中仍然占有21%比重。

  笔者:1986年桑多兹化学工厂发生爆炸,导致一场灾难性的水污染事故。对此,该市总结出哪些经验?

  卡罗·康迪:桑多兹事件发生后,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修改了环境立法,授予政府当局检查设施安全和要求采取降低风险措施的权力。大型危险性贮存设施被防火墙分隔成多个小型设施,还建设了消防水滞流池,作为敏感性工厂的必备设施。对于使用或存储危险材料(酸、溶剂、有毒材料、杀虫剂等)的工厂,意外事故风险管理和预防规划已成为永久性的强制要求。事实证明,处理得当工业与环境可以和谐共荣。

  实施“能源新政” 鼓励节电

  笔者:2006年,巴塞尔市获得欧洲能源金奖之时被授予“能源之都”称号,该市有何创造性的做法?

  卡罗·康迪:巴塞尔获得欧洲能源金奖的原因有三点: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有效能源措施的成功实施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一致使用。我们最大的成就是创新的能源法规,为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实施补助金税制度,已经有效执行达21年,在瑞士是独有的。在巴塞尔,每张电费单都会加收5%的税费。能源政策的第二大支柱是指导税,其目的是当电力成本下滑时阻止用电消耗的上升,用以鼓励节电。

  瑞士卡罗·康迪博士(中)与上海市领导会谈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