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华龙一号”海外首台机组通过最终验收

日期:2024-05-24    来源:国际能源网综合报道

能源资讯中心

2024
05/24
09: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华龙一号 中国核电技术 中巴能源合作

当地时间5月20日,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时刻终于来临——中国出口海外的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即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K-2)机组,正式达到了最终验收条件,中巴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最终验收证书。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是对中国核电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中巴两国在能源领域深化合作的丰硕成果。

K-2机组的最终验收得到了巴方的极高评价,他们认为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双方共同的荣誉。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标杆项目,K-2机组采用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巴基斯坦的能源供应能力,也为中巴两国的能源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自2015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历经数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21年5月20日正式进入商业运行。这一过程中,K-2机组创造了国际三代核电海外首堆的最短工期纪录和最佳建设业绩,展现了中国核电建设的卓越实力。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K-2机组荣获了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的殊荣,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核电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K-2机组还是巴基斯坦第一台在投入商运后就实现连续运行100天的核电机组,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机组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为巴基斯坦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K-2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三年来,在中巴两国共同的努力下,各项性能指标逐步优化,运行业绩和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不断提升,正在逐步攀升至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核电技术的成熟和稳定,也展现了中巴两国在核电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据了解,K-2机组在运行期间已累计发电近230亿度,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同时,该机组在环保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71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76.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61亿棵。这一成果不仅为巴基斯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中国核电技术的国际推广树立了良好形象。

此外,K-2机组在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将为中国核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这些经验将被用于改进新的项目,为恰希玛5号机组等后续项目的建设铺平道路。

回顾中巴核能合作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三十多年来,双方携手建设了两大核电基地——恰希玛核电基地和卡拉奇核电基地。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双方的能源供应能力,也加深了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2023年,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破土动工、负挖,标志着中巴核能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