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特斯拉祭出降价杀器,首当其冲的是蔚来还是BBA?

日期:2021-01-06    来源:OFweek新能源汽车

能源财经

2021
01/06
09: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特斯拉 蔚来汽车 新能源车企 理想汽车

2021年伊始,新车市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特斯拉Model Y的上市。不光是上市本身,而且从它公布的价格来看,似乎有点“来者不善”。

Model Y与Model 3形成一波“王炸”

2020年,国产Model 3在华销量约13万辆,卖得可谓是风生水起,不过一直未在国内交付的Model Y被认为更具潜力。

根据特斯拉官方显示,国产Model Y将在今年1月开始交付,不过更具看点的是,Model Y的价格进行了大幅度的下调,长续航版从48.8万降至33.99万,降幅14.81万元;性能版从53.5万降至36.99万,降幅16.5万元。

网友表示,如此大的优惠力度,不买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啊!

因而Model Y在 1月1日上市之时,10小时便收获10万台订单,官网更是一度“瘫痪”。

而Model 3的动作也不小,顶配性能版从之前的41.98万元降至33.99万元,降幅近8万元,后驱长续航版则取消了。

某种程度来说,Model 3和Model Y算得上是特斯拉出的一波“王炸”。

“王炸”冲击老牌豪华车企SUV市场

从2020年的车市数据来看,1-11月,Model 3累计销售113655台新车,平均月销量1w+,已经基本可以与主流的奥迪A4L、宝马3系和奔驰C级平起平坐,相应地已经逐渐开始影响传统豪华车企。

不过,Model Y所带来的杀伤力似乎会更大一些,因为在中国,国人购车普遍偏好空间更大的SUV,也就是说SUV的溢价明显高出轿车。

调查机构数据显示,2014-2020年,尽管乘用车总量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中国SUV销量占比连续六年持续提升,直至目前的36.4%。

Model Y此次跳崖式降价,将推动其成为现象级SUV产品,直接命中112万辆/年的市场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电动SUV品牌将不得不在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锚点基础上展开关于产品力和性价比的更为激烈的竞争。未来老牌车企如果不调价的话,意味着它们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竞争维度上了。而如果下一步Model Y的产能如同Model 3那样放量,对于整个40万元层面的纯电SUV订单的虹吸效应也可想而知。

不过不要忘了,Model Y也可以出两驱的标准续航版,也就是说,跟Model 3一样,它也可以卖到25万元或以下,毕竟对于特斯拉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国产新势力又该何去何从?

国产Model Y上市之日,传言称蔚来遭遇大规模退单。不过,蔚来很快对此回应称:“官网系统遭遇大规模退单的消息不实,我们已经对相关平台发起投诉了。”

在1月3日下午的蔚来官方二手车发布会上,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再度回应称,在公司只有我们少数几个人知道订单的情况,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蔚来整体的订单稳定,了解蔚来的人都知道,蔚来的订单从来不在官网上处理。

他还表示,任何一家电动车卖得好都是值得高兴的。接下来的十年,将是电动车不断取得燃油车份额的十年,只不过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关于很多人关心的降价问题,秦力洪表示蔚来并不会降价,蔚来的产品的用工用料就是在这个级别上。蔚来董事长李斌也补充说,好的产品为什么要降价?

以上回复称得上大气又硬气,不过蔚来等一众国产新能源车企面对的压力不容小觑。

近日,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公布了全年销量。从其公布的年度销量来看:蔚来2020年一共交付了43728台新车,其中 12月交付7007台,环比增长32.4%,同时还实现了连续9个月销量同比翻番;理想2020年共交付了32624台新车,其中12月交付了6126台,环比增长31.9%;小鹏2020年则一共交付了27041台新车,其中第四季度交付了12946台,同比大增了303%。

从数据上看,蔚来、小鹏、理想在2020年都收获了不错的销量,且各月交车数稳步上涨。但其几万辆销量的相比行业“巨头”特斯拉近50万的销量还是不够看。

特斯拉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累计生产509737台,交付499550台。其中第四季度,Model 3、Model Y、Model S和Model X在全球一共交付了180570台,创下特斯拉单季度销售新纪录。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领头羊”位置毋庸置疑,且未来还将通过上海超级工厂向除中国外的海外市场输出产品,产能一旦放开,短时间内各造车新势力想要缩小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恐怕要翻越的山头比较多。

在此局面下,编辑猜测各国产电动车新势力是否会开始形成联盟,同仇敌忾呢?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利好

市场担忧特斯拉车型不断降价,对其他品牌带来挤压,但从另一层面来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多是促进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电动化渗透率不到6%,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市场空间巨大。而特斯拉价格不断下降,能够把潜在的电动汽车车主吸引过去,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