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气候变化 » 正文

联合国:减少碳排放量 各国政府须跟进市场需求

日期:2007-11-08    来源:早报  作者:早报

能源财经

2007
11/08
13: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联合国 碳排放量

    市场对《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反应热烈,使这个机制已经成为自愿减少碳排放量公司的首选。但相对之下,政策制定者却似乎没有跟上市场的脚步。

    要持续绿色市场的强劲发展,避免《京都议定书》在第一阶段之后出现真空状态是重要的,因此年底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应该制定出清楚的时间表和议程,让已经签订议定书的各国政府有个清楚的指标能够遵循。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Yvo de Boer)昨天在"2007年亚洲碳论坛"(Carbon Forum Asia)的开展仪式上呼吁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跟进市场的需求,肯定清洁发展机制的运作。

    目前,在有利于改善气候转变的工程中,86%的投资来自私人企业。

    德布尔说,清洁发展机制正在快速增长。目前,已有825个减少碳排放量计划在49个发展中国家展开。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开发清洁能源市场或通过重新造林计划,帮助减少该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相对地,发达国家可从中赚取碳信用额。德布尔认为,清洁发展机制有非常大潜力,但要真正发挥它的效益,须扩大它的实用性和覆盖面。

    《京都议定书》不但对全球碳排放量带来下跌压力,也开发了新的碳交易市场,而碳信用额交易带来的数以亿计交易额则能用来施行减轻天气变化的措施。德布尔说,碳信用额交易从2005年至2006年内增长了三倍,达到300亿元交易量。国际排放贸易协会预测,今年碳信用额交易量预计将可达600亿元。

    预计,直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耗资另外2000亿元,来绿化、扩充和替代现有的发电厂。

    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博士也出席了"2007年亚洲碳论坛",他在演讲时说,气候变化是全球所面对的挑战,要减少空气中存在的温室气体没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他表示,各国政府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应付气候变化的挑战。这包括:减少使用石油、使用更多再生能源和含碳量较少的能源,以及进行更多造林或重新造林计划,减低或稳定空气中的碳含量。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