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核心目标

日期:2011-12-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俊超 王宇

能源资讯中心

2011
12/14
09: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石化 能源 汽油

  最新的一组数字足以显示出中国石化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1年,中国石化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跻身第五位,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达13个,乙烯能力位居世界第四,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达8个……

  过去1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化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较大跨越。然而,中国石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11年,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石化正用实际行动开启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绿色低碳发展首次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记者注意到,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核心目标之后,公司战略发生了细微变化,绿色低碳发展首次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在中国石化看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公司竞争的新领域。在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之前,中国石化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尝试。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采用汽油加氢、柴油加氢、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清洁工艺技术,重点实施了汽油和柴油质量的全面升级,新增汽油加氢能力每年1660万吨,柴油加氢能力每年3790万吨、催化重整能力每年1130万吨、加氢裂化能力每年1530万吨,10年内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累计投资586亿元。

  记者在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采访了解到,10年间,燕山石化从含铅汽油、欧II排放标准、欧III排放标准不断提升品质,走完西方国家20年的升级改造路。自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向北京市场全面供应国Ⅳ高品质清洁油品以来,截至2011年11月底,燕山石化炼油基地已向北京供应国Ⅳ汽柴油1100万吨。

  据燕山石化透露,针对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相当于欧V排放规格的国V车用汽、柴油标准,计划从2012年5月开始执行。按北京市国V汽、柴油年需求量300万吨和50万吨、硫含量比京标Ⅳ汽柴油降低30ppm计算,每年可再减少硫排放约105吨,折合二氧化硫减排210吨。

  实践证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给中国石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以炼油板块为例,2001年以来,累计节能折合标油约1500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3900万吨。

  根据中国石化总体规划,炼油板块要率先达到国际一流,“十二五”期间炼油综合能耗目标值为每吨55千克标油,能量密度指数(EII)能耗74。

  自主研发煤化工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我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3%,石油天然气仅占5.7%,“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消耗大量石油原料的烯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在严峻的形势下,烯烃生产原料的多元化便成为关系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中国石化响应国家能源替代战略要求,把煤化工的发展提到了“二次创业”的高度,并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点项目,积极探索以煤为原料代替原油生产化工产品新途径。

  然而,作为现代煤化工的标志性技术,甲醇制烯烃(MTO)利用非油原料制取烯烃曾一度成为新型煤化工的瓶颈。

  在相继完成实验室技术和中试装置后,2009年12月16日,中国石化中原石化年60万吨MTO项目正式获得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批复。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完成的S-MTO工艺技术,并自主研发制备催化剂和特种设备,主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共申请专利150多项,并建有相应的下游产品加工装置。项目于2010年8月15日开工,2011年8月进入单机试运阶段。

  2011年10月10日,中原石化年60万吨MTO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甲醇制烯烃工艺(S-MTO)成套技术步入产业化。经过近两个月的试运行,该装置运行的关键指标明显高出同类装置,从反应再生系统到压缩分离的整套工程技术是完全可行、可靠的。

  中原石化年60万吨MTO项目的建成投产,完成了中国石化在发展煤化工方面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国MTO技术水平,为今后大规模建设煤化工项目提供成套的经验和技术。

  注重安全环保质量服务助推企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国石化注重安全环保质量服务的理念使得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记者了解到,安全生产使得企业装置实现长周期安稳运行,为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保供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前10个月,齐鲁石化112套大型炼油化工装置实现了安全环保生产,非计划停车同比降幅超过90%。齐鲁石化高压聚乙烯装置今年连续突破了100天、200天的长周期运行,最后实现了210天的长周期运行,创出了国内同类装置运行新纪录,仅此一次连续生产就增产产品2600吨,多上交税收460余万元。

  在安全环保理念带动下,今年前11个月,齐鲁石化每吨乙烯能耗574.03千克标油,同比下降38.62千克标油;乙烯装置加工损失率为0.24%,同比降低0.09%,相当于减少原料损失2042吨,按照裂解原料平均价格每吨6241.15元计算,减少原料投入成本1274万元。

  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石化产品供应商”为己任的扬子石化,则成为中国石化“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忠实践行者。

  据介绍,扬子石化制定了“铭记社会责任、恪守诚信理念、追求卓越质量、铸就一流品牌”的质量方针,将质量管理全面延伸到产品、工程、工作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与关联企业质量共赢的管理链,大力提升了整个生产经营全流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卖产品也要卖服务。”扬子石化首开市场服务先河,在集团公司内第一家成立市场服务科,建立了商务纠纷快速反应机制,组建了一支联合技术服务小组,产品销售到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用户难题。

  2011年,扬子石化成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