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研究报告 » 正文

日本石油储备体系

日期:2007-05-18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财经

2007
05/18
14: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日本 石油 储备

      编者按:石油价格深受国际突发事件的影响。最为着名的就是1973年的因为中东战争而出现的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石油禁运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这让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受到沈重打击,日本出现经济混乱,美国损失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差点引发经济大萧条;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日本因为有其初具规模的国内石油储备,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美国仍然没有足够的储备,损失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5%。 据报道,在吃够了缺乏足够战略石油储备的苦头之後,美国开始完善战略石油储备。海湾战争期间,由於美、日动用石油储备,不但确保了战争时期石油供应,而且还平抑了油价,造成了开战6天油价不升反跌的奇迹。按照国际能源机构(IEA)制定的标准,当石油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7%的时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尚未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中东战争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作为保障石油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快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

      日本的能源资源极为贫乏,为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日本从1968年开始启动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计划。目前,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储备国。

      日本的石油储备综述

      目前,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储备国,总储备量达到了157天的消费量水平。日本的石油储备为二元的石油储备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储备,其一是民间的石油储备,包括私营公司的储备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商的储备。其二是政府或国家储备,包括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储备和租借私人油轮进行的储备。近几年民间储备规模相对减少,而政府储备规模相对扩大。

      日本政府在1977年8月提出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并指定由日本石油公团(JNOC)负责规划和建立,它与炼油厂及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多家国家石油储备公司,具体负责储备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为此提供了70%的股权资本和所需建设费用的全部贷款。国家石油储备的主要对象是原油。到目前为止,日本在不同地区规划建造了十个国家储备基地,另外,还租赁私营储罐进行石油储备。国家石油储备方式各种各样,例如:地面、半地下、海上和地下洞穴等,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地的地形特征来进行工程设计。

      日本国家石油储备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日本通产省负责制定政府有关部门储备的政策法规。(2)JNOC负责规划和管理储备工程项目,对国家储备公司提供财政支持,管理国家石油储备公司,以及为国家储备基地提供投资。(3)负责储备工程建设的石油公司对储备工程建设起主导作用。它管理石油基地的施工,提供技术人员,提供建造和运营储备基地所需的技术,为国家储备基地提供投资。(4)国家储备公司负责国家储备基地工程的建设和基地储备油的运营管理。

      日本政府对石油储备提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1)对政府能源政策中有关部门的石油项目设立专门帐户。政府石油储备所需的资金主要是从收缴的石油税收入中拨支的。

    (2)给予财政投资、贷款和资助。为完成国家石油储备计划而给予的财政投资和贷款来源于政府和国家信贷部门筹集的各种公共基金。对政府储备的财政资助包括:一是由JNOC购买储备所需的原油。二是建造国家储备基地,由JNOC购买土地,租赁给国家储备公司使用。JNOC投入70%的股权资金用于日本国家石油储备运营。基地基建费用由JNOC提供无息贷款,资金来源包括以政府名义担保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国家信托资金、政府担保金融机构包销的债券,以及石油专门帐户对日本国家石油储备运营的补贴。三是储备基地设施使用费、私人储油罐租赁费、技术研究费、土地税等国家石油储备工程管理费用均由石油专门帐户中JNOC的储备运营资金支付。对民间储备的财政资助包括由JNOC提供低息贷款购买储备所需的石油、由日本发展银行等筹措低息用于建造储备设施、提供维护和修理储备设施的贷款、JNOC对联合储备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和允许石油储备设施加速折旧。

    (3)建立石油储备法:1975年,日本石油储备法实施。法律规定,私营石油公司有义务保持石油储备。这种规定是基于保持石油储备制度的连贯性并利用私营公司的能力包括技术和设施来储备石油。考虑到私营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规定,政府将为所需的资金和增加的费用提供积极帮助。石油储备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储备的责任者、需要储备石油数量的标准、必需的基本储备、需要进行储备的石油品种系列和处罚等。

    日本石油战略的六大特点

  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石油战略,不仅从石油危机中走出,而且在外交中借此塑造有利的战略环境,推动其政法大国地位的实现。

  日本是个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日本的“心腹之患”。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其产量仅占全国石油需求量的0.2%。日本根据国情,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石油战略,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综合看,现阶段日本石油战略具有六大特点。

  1 多元化:进口渠道多元化和实现手段多元化。

  作为世界石油最重要产地的中东一直是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渠道,目前在日本石油进口中仍高占88%。因此,日本向来比较重视以中东为重点的石油外交。1973 年后,日本开始奉行亲阿拉伯外交,取得了明显成效。冷战后,日本又积极谋求中东的和平稳定,转而实行“平衡外交”,同时加强与阿以双方的关系,但基本上没有影响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此次伊拉克战争前,沙特的石油矿物资源部长和卡塔尔的石油部长均向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平沼赳夫表示在向日本供应石油方面将提供全面的合作。

  但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从未忽视从其他地区的石油进口,此次日本在中俄“安大线”筹议中半道杀出以及积极参与萨哈林油气开发即表明其对俄作为重新崛起的能源大国的重视。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国家石油安全的风险。1997 年日本提出“欧亚大陆外交”新战略,主要用意也即抢先夺取中亚与高加索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权,以便将来从该地区得到稳定的油气供应。此外,冷战后日本加强了对非洲、中南美洲的官方援助,大力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有着从这些地区的石油出口中多分点羹的用意。据美国能源部信息局发表的《2003 年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01 年至2025 年期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的石油产量将从4550 万桶/日增至5880 万桶/日。其中,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将于2025 年达到1040 万桶/日,比2001 年增长44%,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将由2001 年的370 万桶/日增至2025 年的630 万桶/日,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非洲国家的石油产量则将相应由270万桶/日增至690万桶/日。在这种情况下,素有“经济动物”之称的日本无疑将继续大力推动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在实现并保障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手段运用上,日本的石油战略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制定实施一定的外交政策战略外,日本还注重对石油生产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大力推行“日元外交”。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日本在石油进口上已不再只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石油进口,而是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走出国门,与石油生产国合作开发石油甚至争取获得石油的优先开采权。日本也不忘发展私人关系以游说石油生产国政府,可以说,此次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方案迄今仍未定夺,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日本对俄联邦政府和远东地区政府官员的游说工作。

  2 规模化:石油储备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建立石油储备。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全面推进民间石油储备,1975 年制定了《石油储备法》。80年代,日本又开始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经过30余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官民一体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2003 年4月的石油储备为8899 万千升,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国家储备4844 万千升,可用92天,民间储备4055 万千升,可用77天。

  3 科技化:厉行节能政策和开发替代能源。

  70年代初日本能源消费的70%是石油,内阁针对危机制定了石油紧急对策纲要,减少对企业的供应,要求国民自动节省石油和电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运动。整个70年代,日本将节省能源作为主要战略,产业政策的重点由“资源能源多消耗型”转向“省资源能源型”,厉行节约民用能源,得以避免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在厉行节能政策上,日本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领先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节能技术先进、国民节能意识强和政府推动力度大,其中尤以开发先进的节能技术为中心和根本。目前,日本节能技术的开发已涉及到生活生产各个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近些年来,日本对能源政策重点和方向都进行了调整,由节能转为开发,开始着眼于压缩石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并致力于开发多种能源。1993 年,日本政府计划拨款约300多亿日元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波力发电、温差发电、生物能和地热利用技术等。尤其提出要开发利用原子能,通产省还制定了加速发展原子能的计划,计划到2030 年建成120 个核反应堆,使核电达到整个发电量的近60%。但随后,世界范围核泄露问题日益严峻,日本本土核设施也多次发生事故。在国民大力反对下,日本政府开始调整其能源政策,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逐步放弃大力发展核能的设想,原定在2010 年前新建20个核电站,现在也压缩到只建五六个,转而致力于更加安全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和燃料电池的普及,并在技术上下功夫,推广煤炭的清洁型使用方法。

  4 制度化:对石油的进口、运输、消费和储备等环节制定一定的规则。

  在国际层面,日本积极参与制定并遵循国际制度和规则,对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日本也采取了合作的态度,没有趁机“偷廉价油”。此外,日本还参加了国际原子能组织和国际能源组织。国内层面的制度化主要表现为就石油的消费和储备及开发替代能源进行立法,确保石油战略在国内的顺利实施。目前日本在这些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新能源特别措施法》、《关于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石油储备法》、《关于推进地球温暖化对策的法律》等等。

  5 民间化:日本石油战略注重民间力量的运用。

  在石油储备上,民间储备就占日本石油储备的近一半。在新能源开发上,日本的“新阳光计划”则采取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联合的方式,共同攻关。在节能上,日本也强调企业及家庭的节能意识的培养及节能技术的民间开发。甚至在官方层面的石油进口,日本也不忘民间力量的利用,同时还大力加强对石油生产国民间力量的工作以游说政府。民间对政府的石油战略也予以大力支持。比如,企业界对政府的节能政策一直表示积极响应,经济团体联合会牗经团联牘于1997 年6月制定了“经团联环境自主行动计划”,提出了节省1540 万千升石油的目标,这相当于国家节能目标牗1810 万千升牘的85%。不少大企业甚至将节能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纷纷制定并公布了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计划。如东芝公司宣布到2010 年将排放量减至比1990 年少25%,松下公司则宣布每年减少2%。

  6 政治化:石油政策与外交政策互动。

  最明显的事例莫过于日本不惜以数十亿美元的重金利诱俄罗斯采纳“安纳线”方案。日本这样做除了出于与中国争夺俄石油资源的考虑外,还在于担心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及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不能排除日本有着破坏中俄关系的险恶用心。日本迫不及待地让俄放弃“安大线”而采纳“安纳线”,除为了自身石油需要外另有其他目的:一是削弱中国的能源安全,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中俄“安大线”建成后,对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石油需要有重要意义,并有利于中国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二是影响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削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与发展;三是日本企图通过与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提高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在亚洲各国石油消费激增且中东局势动荡的情况下,日本认为亚洲各国应在各自加强石油储备的基础上建立能够相互调剂余缺的亚洲石油储备体制,并表示鉴于大多数亚洲国家不具备储油能力,日本愿意将本国尚空闲的储油设施转用于亚洲的石油共同储备。此设想一旦成为现实,日本无疑将大大提高其在亚洲尤其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因为到时候日本将握有东南亚国家大部分的石油储备。总的说来,近年来日本积极将石油战略融于外交战略中,欲借此塑造有利的战略环境,加强其在东南亚的影响,推动其政治大国地位的实现。

日本靠立法保证油源 由市场决定成品油价格

  日本几乎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气都依赖进口,虽然政府很早就开始推动能源消费多元化战略,但目前石油仍占其能源消费50%的比例。由于能源靠石油、石油靠进口、进口靠中东、价格靠市场,日本向来非常重视能源战略安全,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安全保障和价格调节体系。

  日本首先是通过《石油储备法》,规定国家和民间的石油储量必须达到供全国消费90天和60天的水平。通产省负责对国家石油储备进行统一管理,所有原油和成品油相关企业都必须有储备,否则会受到严厉制裁并限期改正。

  此外,日本还把大部分石油税用于国家石油储备和对民间储备的补贴上,最近10多年来已投入数万亿日元。在政府的严格管理和支持下,目前日本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低储量。

  日本政府还通过优惠政策,执行“变他国资源为自己资源”的战略,从外交、技术和经济上支援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开发合作,获取石油资源和石油开采权,同时分散石油进口来源。目前,有30多个国家成为日本的石油供应国,这在一定度上提高了日本的抗风险能力。

  在国内,日本实行强制性的能耗标准和节能指标,控制能源消费。1998年修改实施的《节约能源法》要求企业单位能耗每年递减1%,建筑、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达不到相关标准一律不得上市。过去30年来,日本每单位GDP的原油消耗下降了近一半,比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平均值低40%。同时,日本政府还大力推动开发使用新能源技术,力争到本世纪30年代,将国内石油占能源消费的比例将至40%。

  但是,日本政府的这些措施仅能保证国家有较多的石油储备和比较稳定的石油来源,对石油及成品油价格则无法控制。日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基本上是由市场调节,随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而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日本政府一般不干预市场成品油价格,成品油价格主要由石油联盟和各大石油公司及炼油企业协商。在定价过程中,主要考虑原油价格、运输、炼制以及各项税费等因素,并参考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石油联盟负责监督和指导价格的执行。

  总的来说,日本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属于内向保守型的。日本消费者对汽油价格的起落也已经习以为常,价格高时就尽量不开私车出门,特别是住在交通方便的都市区的国民大都使用公交工具。日本国民买车时也是如此,价格高时就选择小排量耗油少的微型车。去年,汽油价格上涨,日本国内微型车销售量创历史最高水平,首次超过了一般小轿车的销量。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