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开放背景下国内柴油市场展望

日期:2007-04-28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石宝明 王皓东

能源财经

2007
04/28
11: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内 柴油市场 展望

未来柴油生产仍将受到需求增长的拉动和柴汽比的制约,柴油进口主要受价格和政策影响,柴油出口仍取决于满足国内市场与保有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目前我国柴油供需基本平衡,消费主要是依靠国内生产,进口柴油所占比重较小,主要是为了弥补临时性短缺。另外,国家给予三资企业每年一定数量的进口柴油配额,这部分进口柴油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

  内部供需矛盾: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

  长期以来,国内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但随着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柴油产量不断提高,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生产比例越来越接近需求比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我国柴油生产也快速增长,自1997年至2006年,我国柴油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国内柴油产量2004年首次突破亿吨大关,2006年虽受柴汽比的制约放缓了增速,但仍同比增加5.5%,达到11653万吨。

  2006年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增幅为6.3%,达3.07亿吨,汽油产量增幅为3.7%,达5391.3 万吨,生产柴汽比由2005年的2.05提高至2.08,消费柴汽比由2005年的2.26降低至2.22。目前中国成品油消费结构现状仍然是汽油过剩,而柴油偏紧,因此柴油产量在需求的拉动下增幅高于汽油平均增幅,但产量增速仍受到柴汽比的制约。

  受限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生产柴汽比向上是刚性的,无提高的潜力。为了满足柴油消费,必须大量生产柴油,而同时产出的汽油则因国内消费容量和出口容量有限而无法完全消化,因此柴油产量增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进出口调节:受制于进口成本和国家政策

  总体来说,我国柴油进口主要受到价格(进口成本)和政策(配额与资质)影响,而柴油出口则决定于满足国内市场与保有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2005年,国内炼厂柴油产量累计达1.1亿吨,年度同比上涨9.5%,再加上2005年国际油价涨势强劲,而国内柴油价格涨幅严重滞后,形成国内市场柴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因此国内对进口柴油的需求大幅减少而出口量猛增。

  2006年,我国GDP保持10%以上的较快增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交通运输、农业等行业对柴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但国内柴油产量增幅仅为5.5%,再加上9月份国际油价大幅下滑而国内柴油跌幅滞后使柴油进口利润开始结束倒挂,以及2006年11月1日起柴油进口关税由6%降低至2%,还有限制成品油出口政策的实行,造成2 006年全年我国柴油进口猛增而出口大跌。2006年全年我国共进口70.5万吨柴油,累计同比大幅上涨31.4%,共出口77.6万吨柴油,同比大幅回落47.4%。

  未来市场预测从进出口形势来看,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将对柴油的进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两大国有公司担负着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平衡的社会责任,在选择进出口柴油的时机时,除考虑进口成本和出口利润外,还要考虑国内市场供需情况。

  新颁布的《成品油管理办法》放宽了成品油批发资质,今年公布的《2007年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分配依据和申请程序》将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提高15%,至926万吨(包括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蜡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放开,成品油非国营企业进口允许量将逐年扩大,这些新加入者会根据进口成本来决定是否进口,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柴油的进出口市场产生影响。

  从消费需求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柴油消费量将继续稳步上升。

  柴油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交通运输业和农业,这两块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我国公路运输车辆的增长是柴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2006年公路完成客运量184.4亿人次,货运量14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7%和8 .8%,均创历史新高。未来几年客货运输量增长率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汽车制造企业正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柴油车的比重将持续增加,运输用柴油仍将持续增长。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用车柴油消费也将保持较快增长。另外,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型港口建设加快,未来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五分天下的布局,水运行业用油将会有较大增长。

  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我国柴油生产仍将受到需求的拉动和柴汽比的制约,柴油进口将受到《成品油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而柴油出口则仍决定于满足国内市场与保有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预计我国柴油消费的弹性系数仍将处于较高水平,近期将大约保持在0.8,2007和2010年柴油消费量分别为12500万吨和1550 0万吨。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