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市场观察 » 正文

“碳”路单边CDM 全球碳市场进入黑暗隧道?

日期:2010-12-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中国经营报

能源财经

2010
12/14
13: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市场 CDM

   来自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表明,2010年可能成为碳市场走低的第一年,预计到年底交易额会达到1210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5%。

  《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即将在2012年结束,而国际气候谈判依然对“后京都协议”语焉不详,在此协议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市场上来看,投资者对CDM项目的投资已经开始变得非常谨慎。而不少买家也反映,目前联合国对于核证减排量(CER)的注册签发效率低下。

  气候变化资本集团董事唐伟珉就曾直言,国际谈判进展缓慢,他们这些国际碳买家在中国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已经逐渐减少。

  而距离2012年的《京都议定书》到期的最后期限,可用的时间已经很少。

  民间碳买家们在此严峻形势下,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利润甚微但风险更小的单边CDM项目上。英国爱斯凯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黎东说,他目前比较关注的是单边CDM项目,正在接洽的项目有20个左右。

  黎东表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小本经营”,也是为了在降低自身投资风险的同时,能够继续跟这个行业和市场保持合作,增强对于项目的把控,以不变应万变。“单边CDM项目在撰写项目设计文件、现场核定和注册核证等前期费用的投入都由业主来承担,分担了买家的这部分投资风险,但相应的业主跟我们交易的减排量价格也从原来每吨8欧元左右涨到10欧元以上。”

  国际谈判进程缓慢,是否意味着全球碳市场也进入了黑暗隧道?

  其实也未必。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呈现出区域化、多样化、本土化等趋势,国际谈判达成的协议或将不再是中国与国外进行碳交易合作的唯一桥梁。

  如碳市场区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类似于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的潜在减排市场开始在亚洲涌现,如韩国计划建立他们的减排目标管理总量体系,提出从2013年起碳排放将有总量控制,并且允许10%的减排量来自于CDM市场,除去已有的日本市场,韩国将可能成为中国的减排量目标输出市场,增加了市场容量。

  与此同时,碳市场的多样性也日益突出。日本开始与亚洲很多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减排项目,衍生的减排指标将直接被双边协议里两个国家承认,绕开了繁琐的联合国申请,大大提高了减排效率。这将是一个迎来高速发展的合作模式,市场同样正在密切注视如何与之结合。

  而碳市场本土化的信号更加明显。今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并提出“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的要求。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样的安排有理由让人相信,中国建立本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决心。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