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环保”成代表关注的电力焦点

日期:2006-04-19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中国电力报

能源财经

2006
04/19
16: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农村 电力焦点

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环保”成代表关注的电力焦点

    “缺电让我挺恼火!”三年前,刘金鱼代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曾对本报记者这样抱怨。

    三年后,3月8日上午,本报记者和已经77岁的刘金鱼老人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再次相遇。当时,她正和其他代表热烈讨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次她掏给记者的名片,比三年前的头衔——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十大杰出母亲、党的十四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又多了一个:全国劳动模范。身为河北省涉县西戌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鱼带领全村人办起了采矿队、炼铁厂、竹编厂、面粉厂、服装厂,使西戌村远近闻名。但在2002年下半年起开始的全国性缺电中,河北南网是重灾区。这使西戌村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他们甚至不得不把生产安排在凌晨进行。老人又特别关心政治,一到“新闻联播”时,电视的“哑火”,让她不能忍受。“你们反映反映,我们最近老停电!”三年前,刘金鱼代表知道记者来自《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时,冲本报记者大声说。

    一晃三年。经过电力行业的不懈努力,电力供需形势在今年终于出现重大转机,电力供应紧张矛盾开始趋缓。电力供需在三年内“爬了一座山”,农村用电方面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吗?

    “好多了!”听明白了记者的意思,老人爽声答道。说实话,这个回答比记者预想中的结果要差一些。记者追问:“难道现在还常停电吗?”

    “还是会停电,但已经不严重了。”刘代表语气平静。看来,电力供需上的变化让她的心情好了不少。“只是”,她话锋一转,“还是有区别对待的现象。停电老是先停村里的,城里却照旧。这就不公平了嘛。”

    这个问题,记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不可否认,在社会很多领域,以人为本、平等公正的理念正在形成。迎峰度夏时期,首保百姓生活用电也已成为共识。但是,要全面消除城乡差别,也许还要有个较长的过程。记者只能告诉老人:“现在有的地方电力还是比较紧张的,但是很快会越来越充裕的。”

    “老是这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嘛!”老人的火气难消。不过老人对电价还比较满意:“降了不少。不管怎么说,农村和城里电价一样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力还得加把劲!”送记者出门时,老人这样叮咛。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于电力的基础产业地位,每年代表、委员们都会对电力给予高度的关注。今年 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环保等方面。

    香港团代表郑耀棠:现在“珠三角”的蓝天白云少了。一是汽车尾气排放;二是小发电厂大量增加,其中一些厂不注意环保,造成了严重污染。

    云南团代表和继春:目前,库区移民工作的主要问题是:移民安置政策和法律法规滞后,移民安置环境容量有限,安置补偿和扶持标准偏低,移民对维持长远生计心存疑虑,不愿离开故土等。建议,修改或制定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法律、法规及政策;提高安置补偿费和扶持标准。

    云南团代表卢邦正:现在,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观点太偏激,好像环境是不能动的,开发就是破坏。政府应该强化主导意识,在制定环保标准时不能“一刀切”。水电开发中的移民问题应考虑制度创新,移民补偿不必是一次性的,比如可通过一定的移民基金或入股,逐步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使移民得到长期生活保障。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浙江团代表汪惠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加强农民急需的水利、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要改变近年农业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重“大动脉”轻“毛细血管”问题,改善农村生产发展条件。

    陕西团代表乔占山:在农村电网改造中,要重视解决偏僻地区群众用电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全面的基础。

    湖南团代表刘平建、张德明、鲁平益、李开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农村电网改造。
 
    加快电力结构调整

    河南团代表李起胜:关闭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能够创造“绿色”GDP的企业。

    吉林团代表王儒林:建议,把资源替代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我们国家人口多、资源少,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瓶颈。解决这一问题,要在抓好资源节约的同时,实施资源替代战略。长春市大成集团用玉米作为原料生产化工醇,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希望国家进一步支持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自主创新工程。

    陕西团代表李晓东: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国家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关注支持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

    甘肃团代表阎三忠:提出六点建议,缓解能源紧缺:一要加强对能源的宏观调控,全面部署,整体考虑。二要坚持能源多元化,以煤炭为基础,加大对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的开发。三要建立和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四要尽快制定一套能源发展的新战略。五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形成全民节能意识。六要加快能源立法工作。

    北京团代表杜国盛:能源问题严重,必须加快能源发展,开发与节约并举;实施能源开发、节约、贸易和环保四大战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制定“石油天然气法”。

    江苏团代表顾凤祥:建设节约型社会,一要社会广泛参与,形成节约共识;二要改变浪费型生产生活方式;三要建章立制,规范国民行为;四要建立节约型的财税核算体系;五要制定节约型产业政策;六要适时恢复“夏时制”,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七要设立政府专门机构,加强管理。

    天津团代表张春生:要注重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下大力气解决高煤耗、高电耗、高材耗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要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高效利用能源,克服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重复建设、浪费能源等现象。

    河南团代表吴天君:建议,放宽直供电条件,以直供取代企业小型自备电厂,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充分考虑城市化需求,支持热电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辽宁团代表陈铁新:辽宁风电资源潜力很大,在国家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应有辽宁一席之地。

    新疆团代表景海燕:新疆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也有一定基础。建议:将新疆列为国家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电力工业具备自主创新基础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表示,从我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看,我国电力工业已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2005年9月投产的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被陆延昌称作“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调试和运行管理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输变电工程”。他告诉记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依托重大项目推进自主化建设,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多项超高压电网技术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陆延昌对工程在设计、研发、制造、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一一举例说明:工程设计方面,采用海拉瓦技术优化选线和地质遥感技术进行路径优化,采用六分裂扩径导线优化导线方案,采用Q420特种高强钢优化杆塔结构,并通过采用合理选择设计气象条件、优化绝缘子选型等措施,使工程总体造价降低了9%左右;技术攻关方面,完成了29个子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全部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制造方面,首次自主研制生产并向示范工程供货的750千伏变压器、电抗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保护和监控系统、铁塔、导线、金具、绝缘子等,国产化率超过90%,运行调试一次成功,经过近半年的运行考核,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工程建设方面,采用2:8灰土处理及上层采用土工布的方法,解决了黄土湿陷性和农田灌水对铁塔基础的影响问题等。

    “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的投产,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水平和输变电设备制造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再一次验证:我国电力工业、电力科学技术以及电力设备制造业经过快速发展,已经有实力、有信心站在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前列。”陆延昌由此提出,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必须继续创新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电力科学发展。
 
    自主创新能源“当自强”

    在3月10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介绍,“十五”期间,该委组织实施了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使我国在能源等领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张晓强还透露,“十五”期间,通过安排360多亿元专项国债,在能源等领域重点发展了一批“特(种)、大(型)、高(技术)、新(工艺)”装备与产品,使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将投资建设同步辐射光源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等5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冶金等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并进一步推动几百家不同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同时,在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方面,将组织实施包括核电站在内的16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进一步加强节能、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产业技术研发。

    “相信通过以上工作,会为企业更好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张晓强说。

    资源价格改革 成了委员博客主题

    今年“两会”,博客大兴。代表委员的博客,成为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新平台。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蔡玲在自己的博客上说,资源价格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不可动摇;同时,又因为涉及多方面的切身利益,要稳妥推进。

    这位委员建议,启动资源价格改革要慎重选择时机,分散进行,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严格成本监审,建立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机制;协调相关受影响的产业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变成价格轮番上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源价格改革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蔡玲说。

    电力发展的新机遇

    针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完善农村电网”,“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在“十一五”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中榜上有名,及建设农村电网成为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等新情况,谢松林委员这样评说,“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电力发展正面临新机遇。电力行业尤其是电网企业应高度重视。”

    他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的农村电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为保障农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他建议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统筹安排农村电网规划;加大对农村电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电管理,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统一安排无电地区通电问题,建议在各省提出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中予以统筹安排;抓紧解决一、二期农网改造投资不足问题,包括对农网改造面小的中西部省份继续安排改造;将一、二期农网改造国债资金转为国家资本金,继续征收农网还贷资金。

    谢松林还对记者说:“我注意到,《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日前也刊登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电方面的文章,非常及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今年‘两会’期间,贵报直送政协委员驻地,受到了委员们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这一方面说明,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大家所普遍关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贵报今年的报道是比较全面和有深度的,是下了功夫的。”

    风电也有生态问题

    作为最具商业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风电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提醒说,不要以为风力发电样样都好,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等问题应该及早进行研究,以免重蹈水电开发的“覆辙”。

    索丽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风电发展很快,但千万不要以为哪里有风力资源,哪里就可建风电场。他认为,风电虽然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但仍然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首先是对景观的影响。“我们曾经认为竖起几个风车是一种骄傲,但设想一下,如果风车林立,到了像森林一样的时候,恐怕就不会再喜欢它了。就跟我们曾经很喜欢烟囱、高楼一样,等到烟囱、高楼林立的时候,都说它是‘水泥森林’。道理是一样的。”其次,风电场如果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大量风机带来的噪音也会是一种污染。据索丽生介绍,以上问题在一些风电大国已经显露出来了。

    更需引起注意的是,风力发电可能会对生物特别是候鸟迁徙带来影响。“打个比方,水力发电是在河流上筑坝发电,风力发电实际上是在天空筑坝发电;在河道上筑坝影响鱼类洄游,在空中筑坝就可能影响鸟类迁徙。”他告诉记者,在上海崇明岛考察时发现,在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旁边,已经开始建风电场了,而那里正好是候鸟迁徙的路线。

    索丽生强调,我国确实要大规模发展风电,但也要防止一哄而上。国家应对相关问题提前组织研究,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今后带来遗憾。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