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能源新动向“破土欲出”

日期:2006-04-19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中国电力报

能源财经

2006
04/19
16: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新动 土欲出

  3月4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像往年一样,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界的联组讨论。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宝明就“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能源问题作了专题发言。3月11日,张宝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话题就从那次发言说起。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发展总体思路。张宝明认为,这是一个相当清晰的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能源领域的体现。同时,他强调,要统筹各类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和节约的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协调发展。“比如,就煤炭和电力来讲,一定要协调发展。要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这带来了一系列的能源安全问题。张宝明对此十分关注,并建议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突出这个问题。他认为,能源安全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油气需求快速增长,稳定安全供应任务繁重;电力供应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煤炭基础薄弱,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张宝明尤其看重煤层气(瓦斯)的开发利用。“我国煤层气分布广,总量多,但勘探开发程度低。”他介绍,我国拥有37.5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可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洁净能源和弥补天然气供需缺口。同时,也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即使在“十一五”期间,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达10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500亿立方米,才相当于美国现在的煤层气产量。

  为此,张宝明建议,出台扶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统筹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增加投入,加大开发力度;统筹规划天然气和煤层气输气管网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叶青提出,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应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要立足国内,对紧缺的油气资源,狠抓替代,“特别是把煤炭液化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

  煤炭液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成清洁的便于运输和使用的液体燃料(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或化工原料的一种先进的洁净煤技术。据悉,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目前,神华集团的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项目均进展顺利。

  可再生能源新期盼

  在全国政协提案组,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关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言、提案至少在100篇左右。说到节能时,必提可再生能源发展。

  全国工商联提交的大会发言说:“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树立大目标,采取大政策,推动大发展。”三个“大”字,足见愿望之强烈。

  “目前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仍然是‘小打小闹’。”全国工商联指出,必须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否则“将发生能源战略失误”。

  全国工商联谋划的“能源路线图”是这样的:在战略定位上,把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替代能源来发展,近期以开发常规能源为主,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期发展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重,长期逐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在规划目标上,争取可再生能源比重在2015年达到、2020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质能发展开始受到青睐。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说,我国现有不适宜农耕的宜林荒山荒地达5400多万公顷,如果利用其中的20%种植能源植物,按照每公顷年生长量20吨计,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可达2亿吨,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

  针对当前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小、缺乏发展机制等问题,民革中央建议,采取切实措施消除生物质能推广应用的市场障碍,解决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进入交通燃料销售体系的问题。

  “据估算,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包括能源林每年可转化为能源的潜力,远期可达到15亿吨标准煤以上。”九三学社的张化本委员如此“高看”生物质能。他建议,加大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化。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必须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不少委员纷纷建议,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机构的支持,建立几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应用中心和实验研究中心,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能源体制新认知

  能源体制和管理机构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在“两会”搭建的建言献策平台上,大家也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在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上,韩方明委员认为,由于国内能源市场的地域垄断,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产业准入受到严格限制,“这给能源安全带来许多隐患”。

  他建议,在掌握能源市场管理和调控权的同时,放松能源市场准入管制,组建独立的能源销售公司,使之成为真正的能源市场主体。同时,鼓励其他社会资本进入能源流通领域,营造健康有序的能源市场格局。

  关于管理机构问题,张宝明委员对记者表示,还是应该有一个综合的行业管理部门来协调各种关系,加强生产、质量、标准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苗淑菊委员则建议,建立统一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管理协调机构,从而集中有效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全国工商联明确提出了“成立能源部”的建议。其具体设想为:成立能源部,统一协调全国能源经济运行;以电监会为基础组建统一的能源监管机构;省以下不再设专门能源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范和发展能源协会、商会,作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发挥其在行业管理和市场自律方面的作用。

  以上关于能源体制的种种声音,或出于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或出于进军能源领域的热情。各方都在表达意愿,提出观点,这也正是“两会”这个平台独有的民主气氛,所聚集起来的智慧。

  “能源问题,国家大事;能源安全;强国之本;能源节约,人人有责。”相信“两会”闭幕后,这样的讨论仍会继续。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