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中国经济将面临能源约束

日期:2009-10-28    来源:世华财讯  作者:世华财讯

能源财经

2009
10/28
09: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经济 面临能源约束

    处于上行通道中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能源危机”的刚性约束,低产值、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能源、环境先衰。

    据报道,处于上行通道中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能源危机”的刚性约束,“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并不能掩盖中国能源底牌羸弱的事实。

    石油资源:据国土资源部最新规划报告指出,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左右,而到2020年,中国石油累计需求将超过60亿吨;由于需求持续大幅提高而产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5.8%-62.1%。

    煤炭资源:中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据预测,中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即使中国有可观的煤炭资源量,但优质资源却很少。

    电力资源:目前,中国人均用电仅为世界平均用电的1/3。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在正常年份,全国供电缺口基本在800亿千瓦时左右,而在高峰期全国电力缺口大概在2,500万千瓦左右。尽管全国的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两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而每缺一度电,就会带来七元的GDP损失。

    水资源:资料显示,中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而近几年农业每年缺水(近33亿亩土地收成受影响)造成的损失在1,500亿元。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能源危机”折射出了中国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病态”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致的畸形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近年来中国电力和能源消费的高增长。在长三角地区,一批批高能耗的大型制造业项目如石化、钢铁等随处可见,而为了解决这些企业的能耗问题,配套的热电项目也随之上马,从而生成了高能耗项目加高污染能源项目的产业模式。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下的国家----能源利用总效率只有32%,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先进国家高三倍,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国外高出50%至100%。中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到20%,比日本高一倍。根据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报告: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能源、环境先衰。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