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新闻分析:国际原油市场缘何越发“金融化”

日期:2009-06-04    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俊生

能源财经

2009
06/04
14: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原油 金融化

  日前,国家发改委将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零售价调高至每吨400元。由于此次调价对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企业产生重大利好,在它们的带领下,A股市场出现了一股强劲上升,以至于盘桓已久的上证综指凭借此力一举突破2700点,对投资者鼓舞很大。

  一般来说,原油作为一种实体商品,它的市场起落不应该这么大,而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已越来越呈现“金融化”的倾向。国际市场已经把原油期货当作一种类似股票和债券的金融产品,大批并不直接使用原油的投机交易者进入市场,采用金融市场上低买高抛的手段进行炒作。

  原油市场之所以被日益“金融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是以控制资源作为制胜对方的手段。现在,冷战虽然早已结束,但这种资源战却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展开了,油价的暴涨暴跌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国际投机者对原油投机的手段也越发娴熟,并且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遗憾的是,我国对国际原油市场这种“金融化”的趋势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物资水平,以致在投资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在前一时期的油价走高时期,我国一批央企通过国际原油市场购买了大量石油期权,这种投资策略在正常的商品市场中本来没错,可以规避油价进一步上涨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国际投机客的翻云覆雨使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出现了高度扭曲。油价在去年下半年度的大幅走低使我国措手不及,为数不少的央企因此被高位套牢,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在客观上加大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原油市场既然有了“金融化”的趋势,它自然也会表现出金融市场的特性。当国际原油市场经过了一轮暴跌以后,它的投机机会又渐渐浮现出来,国际投机势力再次进入原油市场,这又导致国际油价再度攀升。至今年5月底,国际原油价格已升至每桶66美元,短短两个月时间出现了翻倍行情。就在我国此次调高成品油价的当天,国际油价又创反弹新高,目前已经在向每桶70美元挺进。面对这种局面,我国适时上调原油价格也是情理所在,一方面它可以理顺我国成品油市场上扭曲的价格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轻我国央企在前两年高价囤积原油期货上所遭受的损失。

  从今后趋势看,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价格趋势将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的牵制。因此,我国对国际原油市场应该有更深刻的研究,特别是对其“金融化”的趋势必须很好地把握,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踏准市场涨跌的节拍,保证在波谲云诡的市场中少栽跟头,多得收获。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