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替代能源的泡沫会很精彩

日期:2009-03-17    来源:国泰君安  作者:王稹

能源财经

2009
03/17
08: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替代能源

   如果替代能源能够成为未来的炒作热点,能够像当初的互联网一样,则目前的估值仅相当于纳斯达克1995-97年的水平,1998年以后,纳指迅速提高到38倍市盈率,1999年到了100倍以上的市盈率。即使现在2008年市盈率还有32倍。难以找寻到上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后的替代能源概念股的估值水平。但从上世纪90年代网络概念股估值水平来看,我们认为,如果泡沫真的出现,涨幅将会是非常惊人的!

  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这句话足以说明google与baidu的重要性。只是2005-2006年Google与Baidu等拉动的第二轮互联网概念股上涨远不及第一次泡沫那么绚丽!可以说并没有产生什么泡沫。我们认为,内容检索尽管比较新鲜,但是盈利模式的改进并没有脱胎换骨,难以带给投资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概念已不再是那么的神秘,投资者越来越看重回报率与现金流。

  1997-1998年———设备厂商的股票走势已经有了一些的先兆。这是因为1995-2000年期间,北美建设城域网,发展中国家长途干线促进世界范围内网络增长。在1999—2000年这场泡沫中,设备厂商的股价表现显著逊色于网络公司。2005-2006年,设备厂商的股票走势明显更弱于网络公司,这时的市场比较理性了,市场关注的是互联网概念相关公司的盈利模式。

  由美国风险投资来看,投向互联网的风险投资占比由1998年的36%升至1999年的66%,投向互联网的风险投资在2005年再度超过通讯行业,这些也是催生两次互联网概念股价上涨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可以看到,2005年远没有2000年那么风靡。反观投向替代能源行业的风险投资,尽管我们没有拿到2008年的数据,但可想而知,2008年下半年会是什么状况,这应该是不支持纳斯达克的替代能源概念的股价上涨的。

  2006-2008年,替代能源股票也有不错的表现,这种上涨更多的是依靠业绩的推动,估值水平并没有超乎想象的大幅提升。显然,设备制造的盈利模式总是让投资者缺乏足够的想象空间,业绩预期仅仅是偏乐观而已。最重要的是,在我们有生之年,石油应该还是够我们用的。

  危机来了,银行倒了,油价跌了,企业垮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美国是当前替代能源产业振兴的起源地,但美国替代能源概念股的估值仍然较低。根据Bloomberg数据,替代能源指数GEX的PE为24.41倍;风能指数PE约25倍,太阳能指数约38倍。外资投行研究报告显示,替代能源各细分行业2008年PE水平较低。这似乎不太支持国内A股的上涨。不过,不要忘了一点,对于美国人来说,动力电池不是什么新鲜概念。而对于我们,这是赶超老美的绝佳机会,A股的替代能源概念股正在演绎独立行情。

  牛市中,投资者往往忽略了题材股。其实,2007-2008年,A股的替代能源概念也算是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泡泡。但是,这并不是泡沫。想想当时整体A股与周期性股票的估值,替代能源概念股并没有超常的溢价。尽管100倍的静态市盈率,这与纳斯达克的设备厂商在泡沫顶峰时的估值水平也是基本相当的了。在经历了这样的泡泡之后,短期内,风电/光伏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形成一个更绚丽的泡沫。

  通过市场数据的对比,尽管并不太支持产生全球性的替代能源泡沫,但是我们认为,一定程度的泡沫还是很可能在A股产生的。流动性过剩,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难道不该比纳斯达克高一些么?替代能源行业具备了产生泡沫的足够多的契机———奥巴马能源政策、振兴规划、电池技术进步———只是还缺少一个导火索,比如,石油价格的强势反转,补贴政策的再度加强。动力电池概念是相对新颖的,涉及纳米材料技术等新兴研究方向,相比风/光/核等概念,更具备产生泡沫的潜质。

  不过,如果没有全新的盈利模式的诞生,泡沫的程度会是有限的,而且,会是比较短暂的。国内替代能源概念公司更多是集中在设备制造领域,全新的盈利模式较难找到,泡沫膨胀的幅度有限,但是这应该先于能源运营的泡沫,也是为了创造全新的盈利模式的基础平台。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