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上市公司 » 正文

晶澳科技:一体化企业赚钱王,单瓦净利超两毛!这是如何做到的?

日期:2023-09-01    来源:赶碳号科技

能源财经

2023
09/01
08: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晶澳科技 光伏企业 光伏组件

8月30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

2023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达到23.95GW,实现营业收入408.43亿元,同比增长43.47%;

实现归母净利润48.13亿元,同比增长达182.85%;

实现扣非净利润51.63亿元,同比增长216.19%;

基本每股收益1.4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70.3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10%,同增7.21%。

2022年,晶澳科技归母净利润为55.33亿元,创下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最高盈利纪录。

如今半年过去,公司业绩便已接近去年全年。

另外,无论利润增幅还是盈利规模,晶澳科技在今年上半年均创下了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的半年度业绩最佳纪录。并且,公司产品单瓦盈利水平保持高位,达0.201元/W(不考虑汇兑、减值因素),净利率达11.78%,在行业中继续保持明显领先优势。

01 内卷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

当下,光伏行业正值黄金发展期,海内外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各国政策皆趋于利好,新玩家汹涌而入。在此环境下,行业企业正面临空前竞争烈度,唯有综合实力全面领先的企业,才能稳定正向发展,收获超级增长。

在2023年中期报告中,晶澳科技提到,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受益于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产销量增长带来了规模效应。此外,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采购材料、物流运输成本均有显著下降等,共同促成业绩增长。

身为老牌龙头光伏企业,晶澳科技的全球销售、产能布局和供应链管理实力积淀深厚,进而推动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跑出了“加速度”,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除上述广为人知的能力之外,晶澳科技其实还有不少领先于行业的底层能力,才是其提升业绩增量的秘密武器。

围绕降本增效,公司推行精益化管理,从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等多部门多维度开展降本增效,成本管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的毛利率相较一季度创下的19.11%的超高水平再次跃升,高达19.35%,与同行组件业务毛利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费用率下降与毛利率提升的“双轮驱动”之下,上半年晶澳科技的单瓦盈利水平随之保持业内领先水平,达到0.201元/W(不考虑汇兑、减值因素),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晶澳科技的“造血能力”,即“经营现金流”,同样不可小觑。

一直以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明显周期性,因此“造血能力”才是光伏企业能否穿越周期、实现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依托,堪称“必修课”。近十年来,晶澳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已连续10年以上保持为正。

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32亿元,同比增加878.13%,大幅提升,对比行业企业更是数一数二,这无疑赋予了公司开拓边界、加速发展的底气。

扣非净利润是反映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关键判断依据。

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实现扣非净利润51.63亿元,同比增长216.19%,相较归母净利润有明显提升,规模与增幅皆为行业领先水平。这也是晶澳销售、产能、供应链管理等“外化”实力,与综合精细化经营、造血能力等“内化”实力的集中体现。

02 模块化能级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创纪录

8月8日,晶澳科技在广州2023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博览会上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预测,2023年n型产品市场占比将超20%,2025年将超50%,行业正全面迈向n型时代。

晶澳科技半年报透露,按照未来产能规划,公司已将全年一体化规划产能目标从硅片70GW、电池70GW、组件80GW,上调至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其中,n型电池产能将超过57GW,这无疑展示了晶澳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决心。

今年来,晶澳科技产能陆续释放:

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包头10GW拉晶及切片(包头20GW拉晶及切片项目一期)、宁晋6GW电池、邢台10GW组件、合肥10GW组件等项目顺利投产,各环节产能规模有序增加。

其中,合肥基地10GW智慧工厂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28天;在东台投建的“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00天。

项目建设周期从半年缩短到100天,体现出当下的晶澳科技产能建设效率逐步提升。此种“晶澳速度”一方面体现了公司锚定n型时代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源于晶澳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能够兼顾高速与高质量齐头并进。

近年来,晶澳科技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升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制造,深度融合IT&OT,持续迭代工厂,全面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和质量控制。

在曲靖基地,依托中国电信5G定制网,基地根据车间的生产节奏和生产场所特点,规模化使用了5G工业自然导航AGV,并与MES联动,全天24小时协同生产。在此基础上,基地95%以上的送料和回收空桶任务都是自动化完成,智能物流体系大幅提升了工厂降本增效能力。

在晶澳合肥基地,工厂配备了全过程智能AI检测技术和全自动智能物料配送系统(RGV),使得制造全流程更敏感、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

在扬州基地,晶澳率先部署了智能立体仓库项目,为光伏行业仓储高效升级提供了参考样本。相比传统的堆存储方式,智能立库的空间利用率可提升4倍,不仅减少了仓库租金、转运成本,还实现了自动化作业、信息化管理,令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全面提升……

在各大基地的高度数智化水平之下,晶澳科技的降本增效能力正在持续加强,这为公司在光伏n型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巨大助力。

后记

利润优先,兼顾规模,晶澳的目标很远大。

晶澳科技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日,还披露了公司未来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目标。公告显示,根据考核目标,未来2023-2025年,公司要求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5亿元、125亿元、160亿元;或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000亿元、1,200亿元、1,500亿元。

这些“大目标”,体现出低调晶澳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决心。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