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一度比宁德时代还强,贵为龙头,却沦为最让人失望的公司之一

日期:2023-08-28    来源:新能源大爆炸

能源财经

2023
08/28
08: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轩高科 能源企业 新能源汽车

如果说在这几年的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大浪潮中最让人失望的公司,很可能国轩高科会是其中之一!

01 让人失望的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令人失望之处,一方面源于它的二级市场走势不及预期。

虽然从2018年底到2021年底最顶峰处也涨了5倍,但这个涨幅也就比锂电池指数好一些,相比其他纯正的锂电池公司,比如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走势就差太多了,那两者都是十几二十倍的涨幅。锂电池行情过后,国轩高科的回调幅度也是更大的。

相比二级市场走势,国轩高科业务层面的表现则更加让人失望。

相比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等,国轩高科其实更加老牌,2006年就成立了,2015年就借壳东源电器上市,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动力电池公司,曾经也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虽然国轩高科还能排在国内乃至全球前十的榜单里,但跟宁德时代、比亚迪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市占率,就是这两个巨无霸的零头而已。

如果说此前国轩高科被宁德时代逆袭,是因为国轩最开始走的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而2016年后,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要求提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增加了续航要求,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逐步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宁德时代也正是因为押注三元锂才逆袭为全球龙头,也算是合理。

那么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大爆发,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国补逐步退坡,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进步,能量密度相比三元锂的差距缩小,反而成本、循环次数和安全方面的特性更加优秀,磷酸铁锂反超三元锂,国轩高科无论是出货量、市占率还是业绩的表现,相比同行都是比较糟糕的,这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02 行业爆火也救不了业绩

事实上,别看国轩高科这几年赶上行业大发展,营收和净利润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却一直是在巨亏。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它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持续扩建产能,投入比较大。这也是事实,但这也无法解释它的竞争对手也在大力进行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建,甚至比它投入的更多,为什么还是可以盈利。

相反,国轩高科的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一直是比较高的,公司 2019年-2022年 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 5.88亿元、6.96亿元、11.67亿元、24.16亿,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分别为 1.51亿元、1.97亿元、5.22亿元、6.22亿,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 25.65%、28.34%、44.78%、25.76%。

而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亿纬锂能的研发资本化率也非常低,2021年和2022年研发资本化率都不到5%。

甚至营收、出货和市占率排名都更靠后的孚能科技,虽然财务数据非常难看,但人家都坚持研发全部费用化。

国轩高科如此之高的研发资本化率很难让人不怀疑它就是为了粉饰财报,其实除了研发投入的资本化之外,国轩高科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在建工程利息资本化方面,都是比较激进的,也都增加了利润。

要不是诸如此类的财报技巧以及政府补贴,国轩高科过去几年的净利润情况也是惨不忍睹。关键这两三年市场,尤其是磷酸铁锂大爆发,拥有20多年磷酸铁锂技术积累的国轩就交出这样的业绩,实在让人失望。为什么会这样呢?

03 国轩高科的问题出在哪里?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是不是因为它是国企,经营效率比较低,但事实上,虽然从名字来看它很像国企,但人家却是个民营企业。

创始人李缜1984年池州师范毕业后进入安徽省利群机械厂政治处当宣传干事,两年后进入安徽省合肥市经济研究中心当研究员,1992年开始下海(担任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靠房地产起家。2005年,中科大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开发出大容量电池,可用于储能。2006年,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批做动力锂电池的公司,技术就是来自中科大(2015年国轩高科借壳上市时,中科大博导陈宗海担任公司董事)。

联想到同样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大讯飞,同样是名气巨大,但发展速度却一直名不副实,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国轩高科由于跟中科大的历史渊源沾染上了一些体制内的毛病,经营效率比较低。

如果再客观分析,虽然国轩高科进入行业比较早,但由于技术来自外部,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这些创始人就是行业技术大牛不同,高科技行业,尤其是这几年狂飙突进的动力电池行业,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宁德时代成立第二年就接到了宝马的订单,技术和商业化的进度更快。比亚迪和亿纬锂能就是锂电池出身的,拥有其他业务和丰富的制造业经验,所以2016年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受挫后,比亚迪和亿纬锂能都扛住了,国轩却没有。

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直到现在国轩高科的客户资源都比较一般,比如五菱、长城、北汽新能源、奇瑞、吉利等,要不就是微型车,要不新能源的销量占比还很低,最大牌的也就是大众了,大众为了保障自身的供应链还入股了国轩高科,已经成为国轩的第一大股东。

虽然大众很努力地转型新能源,但2022年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不到5%,不仅落后于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也面临宝马、奔驰的追赶,后续的新能源转型能走到多远多深入依然不确定。

04 国轩高科的未来在哪里?

当然了,上面讲了这么多,也不是说国轩高科不行,只是从公司过往的发展历史看,确实称不上一个优秀的公司,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相比过往,其实是在变得更好的。

国轩基本实现了锂矿-核心材料-电池-回收循环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大众入股后,国轩的运营也开始更加规范,也在努力降本增效,虽然大众目前在新能源转型上还称不上成功,但相比其他燃油巨头,它已经算是走得非常快和坚决的了。

动力电池产业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初定,二线厂商的未来主要看行业未来的发展,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又有大众这样的巨头加持,国轩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关键是经过了一轮大回调后,市值回落到500亿以下,至少没有那么贵了,但确定性肯定是不如宁德和亿纬锂能之类的。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