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价钱偏高

日期:2013-03-04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投资者报

能源财经

2013
03/04
07: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海油 收购 尼克森 价钱

    国际能源网讯: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下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Nexen)公司,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

    在2005年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折戟之后,中海油这次收购此前不被外界看好。但是,在今年2月初收购最关键的监管机构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对此交易批准放行后,最终中国的第三大石油公司完成对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的收购。

    中海油这次的收购溢价60%,一旦并购完成,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接近200亿美元。

    尼克森的成色又如何呢?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等全球最主要产区的资产中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中海油认为,从非常规资源的类别来看,尼克森在行业内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公司。

    “收购价格合不合理要看资产价值。尼克森这个公司他的探明可采储量是10亿桶油当量,还有探明+概算储量约为20亿桶油当量,有前景的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中海油总经理杨华认为收购价格较为合理。

    依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计算,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此外,根据加拿大国家油气储量评估标准的规定,尼克森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据悉,尼克森2012年平均日产量为20万桶油当量。这些数字也和杨华的说法相符。

    澳大利亚的投行麦格理发布报告说,中海油花费巨资收购尼克森,从战略上看,尼克森持有的墨西哥湾资产,将有助成为中海油拓展北美业务的平台。从作价上而言,该行认为,出价相当于中海油市值的17.1%,价钱偏高但绝非愚蠢。

    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这次并购将使中海油能够享有加拿大的油砂资源和在英国北海的油田资源。加拿大油气资源丰富,特别是油砂,开发油砂已经成为加拿大经济的支柱产业。据加拿大政府估计,今后10年,加油砂行业需要6500亿加元的资本投入。

    中海油近两年在海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投入了超过40亿美元,收购尼克森之后,中海油将战略性进入新兴页岩气盆地,如加拿大的Horn River,巩固中海油在加拿大油砂的地位。

    外媒认为,此次中海油之所以收购尼克森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资源,而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独立”,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加拿大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并购经验乃至教训的积累,中海油此次并购活动准备较为充分。

    《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加拿大绝大多数原油出口都集中于美国市场,但受制于加拿大输美石油管道输送能力的限制和美国本国原油产量增加的影响,美国市场的增长前景并不看好。

    当然,数额巨大的投资通常也会伴随着风险。在资本市场上,尼克森其实已长久失宠于投资者,不然也不会出现中海油的收购机会。该公司由于在长湖(Long Lake)油砂项目的低产量受到惩罚。

    此前,尼克森为长湖项目砸下了8.47亿美元,其中4.25亿美元用于升级开采设备和技术,即便如此,这个项目仅为其增加了1900万桶当量可探明沥青储量,投资与收益反差较大。投资的失败是因为尼克森未能做好功课,错失该区资源最丰富的部分。这一过失也解释了为何尼克森的股价会从去年3月份的顶峰下跌了35%。

    即便如此,中海油仍对尼克森作出承诺,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长期开发加拿大的油气资源,并继续支持油砂研究。既然尼克森拥有的风险资产比其大多数北美对手要多,且其中包括具有挑战性的在墨西哥湾和西非的离岸项目,该公司技术上的失误就更让人担心了。

    除了资产风险,在管理方面中海油也存在挑战。中海油承诺将保留所有的3000名尼克森员工,还计划将其北美和中美洲的业务总部设在尼克森总部所在地卡尔加里。此外,中海油还力争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并维持尼克森今年的资本开支计划。对于尼克森公司从事的慈善工作和对当地社区的承诺,中海油也表示将继续履行。

    因此,中海油对尼克森的交易完成,只是完整商业并购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于公开资料编译整理)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