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亚行称亚洲将领先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生产和出口

日期:2012-08-1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财经

2012
08/16
08: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

  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15日在泰国曼谷发布最新的《2012年亚太地区主要指标》报告。报告的特别章节“亚洲的绿色城市化”称,中国的城市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只花了61年,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花了210年,欧洲花了150年,北美洲花了105年。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Changyong Rhee)在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最快,人口总数最多,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中国比亚洲其他国家更急需解决绿色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北京暴雨洪灾带来的教训有两点:中国应该更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在有关法规中更新“洪灾等灾难发生可能性”的标准,“过去难得发生的事情,现在可能很快就发生”。

  报告称,1950年,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只有东京和纽约,2010年,世界上23个超大城市中,12个位于亚洲。到了2025年,37个世界超大城市中,预计21个都位于亚洲。

  报告称,1980年到2010年,亚洲有10亿人口进入城市,比所有其他地区的总和还多。到2040年,另有10亿人口将成为亚洲城市居民。从规模、速度和模式上看,亚洲的城市化是史无前例的,且大部分是由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快速增长所带动。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将构成巨大的挑战:日益增多的城市犯罪、贫民窟的扩张、地区不平等的加剧,以及污染和容易遭遇洪灾等环境问题。

  报告称,2000年到2008年,亚洲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97%,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增长了1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的最新数据,亚洲67%的城市都不符合欧盟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亚洲地区每年有5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报告称,如果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到2050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0.2吨,是2008年的3倍,将为世界带来灾难。

  报告称,泰国曼谷、孟加拉国达卡、越南胡志明市和中国天津等城市,面临着内陆洪灾和海岸洪灾的双重危险。到了2025年,约4.1亿人口将容易受到海岸洪灾的袭击,3.5亿人口将容易受到内陆洪灾的袭击。正如2011年曼谷发生的特大洪灾那样,洪水防御设施将无法抵御气候变化导致的更多洪灾。

  李昌镛在会上表示,亚洲地区此前更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而忽略了基础设施的安全上的要求。亚洲地区政府需要动用更多资金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同时,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鼓励城市之间展开竞争。着力改善防洪预警系统,使洪灾地区居民可以更快地离开灾区。此外,亚洲地区国家应在安全地区修建房屋,投资排水和防洪基础设施,应用更好的预测预警技术。

  报告同时指出,亚洲快速的城市化增长也可以带来机遇。首先,城市化的扩大可以支撑服务业的快速壮大,服务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制造业更少。其次,城市化将使城市的地价上涨,法规加强,容易造成污染的工厂将被迫从城市中心区域迁移到工业区。再次,和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可以更便捷、更经济地提供与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相应服务。最后,城市化还改善了生活质量,鼓励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报告称,目前,亚洲城市已经在积极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2008年,中国成为绿色科技的全球最大生产国。1989年到2010年,中国在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中所占份额从0%上升到了43%。未来的几十年中,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和电动车的生产和出口上,亚洲城市将遥遥领先。亚洲地区繁荣的城市将为绿色科技提供巨大市场,使运用绿色科技成为可行。

  李昌镛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亚洲国家应该鼓励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使用私人汽车,这是容易实现的目标。而上海地铁和广州快速公交系统正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此外,政策制定者需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现有城市的能源消耗放在首位。在这方面,中国试点的曹妃甸工业区是绿色城市的典范,日本川崎市是生态城市的典范,新加坡市则是紧凑、智慧城市的典范。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