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日本澳洲齐开拓 国内光伏企业逐鹿忙

日期:2012-07-25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财经

2012
07/25
08: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日本 澳洲 光伏

    编者按

    在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实施的“双反”制裁以及欧洲有可能步其后尘的双重阴影笼罩下,国内光伏企业为避免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已经陆续在其他海外新兴市场布子,光伏行业市场竞争也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格局——由单一的欧美市场竞争转向多个海外新兴市场的竞争。

    目前,尽管整个光伏行业依旧延续低迷状态,但国内光伏企业并未出现任何松懈。在紧盯各国扶持政策之时,也在不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的步伐,以期分享新兴市场带来的光伏盛宴。

    继日本之后、澳大利亚也成为被光伏企业追捧的重要市场,晶澳、中电光伏和江西赛维等已分别完成对澳洲的进驻。7月6日记者获悉,英利也已完成其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的注册,成为登澳的又一国内重要光伏企业。

    近一时期,对于新兴市场的进驻,国内企业各显神通已呈争先恐后之势,但能否经受市场的检验依然需要过硬的产品与服务。

    仅7家企业获日本认证

    今年7月1日,日本政府出台了每千瓦时补贴42日元的光伏补贴政策。从补贴金额来看,是德国的两倍,中国的三倍。日本对光伏扶持力度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促使日本即刻成为继德国、美国之后光伏企业最看重的一个新兴市场。

    国内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布局日本,但看起来很美的日本市场,却不是每个国内企业都能轻易分享到的光伏盛宴。

    “日本市场门槛高是国内行业最直接的感受。”索日新能源总经理于彦坚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仅有7家国内企业通过了日本太阳能组件JET认证,相当于拿到进入日本市场的准入证。今年,仅索日光电一家通过此认证。”

    英利日本总经理肖亚东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尽管日本市场本土没有明显的排外政策,政策环境相对理想,但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都比较苛刻。“只有有实力的企业才能进入竞争。目前,日本市场主要以几家大型的光伏企业竞争为主。”肖亚东说。

    肖亚东提到,在日本,企业不仅要取得JET认证,还必须完成难度更大JPEC整套光伏系统的认证。只有选择拥有整套系统认证供应商的客户才能顺利获得国家补贴。“7月底,英利将拿到JPEC的认证,从而全面打开日本的市场。”肖亚东说。

    日本更青睐本土企业

    由于日本企业对国外品牌的排斥度较高,中国光伏企业进入初期遇到了信任危机。据记者了解,无论从消费习惯还是对技术要求来看,日本都表现出更加青睐本土光伏企业的趋向,市场份额也主要由夏普、京瓷和三菱三家大型企业占据,中国企业拓展日本市场难度较大。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对记者表示:“日本市场对组件的要求首先是质量和高效,其次是服务,最后才是价格,所以中国品牌的低价格优势并未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市场占有率还不甚理想。”

    全球最大的组件生产商尚德在日本市场认可度也仅排在上述三家企业之后,成为日本市场认可度最高的非本土企业,这主要也得益于尚德三年前就成功收购的一家日资光伏企业。

    “进入日本市场的确比较困难,建立一个平台需要很长的时间。尚德在三年前收购的一家从事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日资企业,对尚德打开日本市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尚德媒体公关总经理张建敏在接受采访时说,“任何市场都需要企业慢慢花时间去培养客户,为客户提供了解企业品牌、技术、质量、服务的时间。”

    “长期来看国内企业未来竞争力依然较强。不仅价格优势明显,质量也毫不逊色。”肖亚东说。

    晶澳集团总裁助理也表示:“日本企业对中国产品的品牌认知度正在逐渐发生改变,客户正在慢慢接受中国制造所带来的安心品质和服务。”

    国内企业应理性跟风

    新兴市场不仅刺激着大型光伏企业的神经,也令许多中小型企业跃跃欲试。萧函说:“在国内市场光伏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下,企业经营状况堪忧。为了开发新的盈利增长点,众多企业纷纷开拓国际市场无可厚非。国外各国政府通过税收、上网补贴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客观上也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认真研究国外市场与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不应盲目跟风。”

    “企业跟风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市场敏感的一种表现,市场竞争的结果可能是淘汰,但也可能是共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定位发展。”许建波说。

    对此,张建敏也比较认同。他说:“国内企业的跟随行为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大家如何把市场做好,把蛋糕做大,能为客户创造多少效益。”

    萧函提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尽快实现本土化经营战略。一方面,光伏企业应以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为特色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加大与当地企业沟通交流,通过产品生产、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各领域的合作树立自身品牌,提高企业在当地的认可度。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