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气候变化 » 正文

气候大会能否描绘“巴厘岛路线图”

日期:2007-12-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海军 林小春

能源财经

2007
12/07
09: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气候 巴厘岛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前正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各方关注的焦点是,本次会议能否就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达成最终协议的时间取得共识,即描绘出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

  目前,与会方对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变暖的“明确”事实没有疑问,但在如何应对以及各方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上,各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立场却有较大分歧。

  发展中国家:共识广泛

  以77国集团和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发展

  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因此,发达国家应“立即、进一步而且有效”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继续率先减排,切实依照规定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这些国家还认为,发展中国家现阶段不应当承担减排责任,但可以根据自身国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尽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

   但由于国情不同,发展中国家彼此的关切点也有差异。例如小岛屿国家因担心海平面上升、国土被淹而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问题表现出特殊关切,这些国家在会上敦促发达国家应承担起对气候难民的义务。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最不发达国家强调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以及排放历史积累都最低,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代表非洲国家发言的尼日利亚代表指出,在发达国家履行承诺前就步入新的减排机制是“不可接受的”。

   发达国家:分歧依旧

   参加本次大会的美国代表团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制定“巴厘岛路线图”,但又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减排的老调。在澳大利亚3日签署《京都议定书》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签署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日本对《京都议定书》可谓“爱恨交加”。日本当初为了让议定书在京都达成着实作了些让步,但议定书以1990年作为减排基准年却让日本不那么满意。日本由于较早地采取了节能措施,到199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日产业界人士称,议定书的减排规定对日本来说无异于“从干透的毛巾中拧出水来”。

   欧盟支持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并明确表示不给发展中国家设定减排义务,愿意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许多专家认为,欧盟态度如此积极,缘于欧盟在减排技术方面有优势,这些优势可能转化为技术壁垒和经济效益,提高欧盟的“软实力”。

   大会前景:谨慎乐观

   《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截止于2012年。本次大会召开前,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问题特使韩升洙表示,本次大会不可能就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最终协议,但各方有可能就未来谈判中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达成最终协议的时间取得共识。对于各方期待的“巴厘岛路线图”能否在大会上绘制成功,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表示“谨慎乐观”。

   目前,绘制“巴厘岛路线图”的最主要障碍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众所周知,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以及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不应也不能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样的减排责任,这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指明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77国集团代表在发言时还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财政和技术合作等方面也存在“信任缺失”,消除这种缺失是两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然,困难虽大,希望犹存。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认为:“路就在脚下”。

   各方在今年的多次国际会议上,已充分交流了各自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而且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联合国框架内讨论未来国际减排协议等问题达成了共识,这为“巴厘岛路线图”奠定了基础。多数与会者表示,只要各国在谈判桌前展现政治意愿,表现出灵活策略,求同存异,还是能逐步使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向前推进的。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