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热点聚焦 » 正文

《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节能减排"的好抓手

日期:2011-12-31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本站整理

能源财经

2011
12/31
16: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 再生资源

  所谓循环经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规定,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三年来,这部法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为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需要以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抓手,通过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推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实现。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显著

  三年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到新中国成立后广泛开展的资源综合利用,再到上世纪末提出的清洁生产,都是与“循环经济”一脉相承的理论。但是,这些重要的理念和实践在前些年被淡漠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表彰了一大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府陆续颁布实施了一大批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从理念变为行动,从一般号召变为实际行动,在全国范围得到迅速发展,在理论上、实践上、政策体系和制度创新上都取得了重要突破,逐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第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初步形成。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以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数十部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等。北京、上海、安徽等省市也陆续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规章。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还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机衔接,标志着我国有利于循环经济大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初步形成。

  第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以来,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纯低温余热发电、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钢渣水渣综合利用、电石渣干法制水泥、高炉回转炉消纳社会废物等一批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汽车零部件等机械装备再制造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批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效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的科研力量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循环经济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并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研究成果。有关部门发布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十多个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山西、甘肃等省,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适应当地需求、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本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如期实现。

  在五年前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了实施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五年累计,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国务院提出并经过全国人大批准的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这些目标的如期实现,《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及时出台和生效实施,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力抓手。因为循环经济的主体内容——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和产品的再次利用或反复使用、废旧物料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对于任何一类节能减排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今年3月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着力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上措施,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