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市场观察 » 正文

中国能源市场形势分析与2007趋势预测

日期:2007-08-24    来源:国研报告  作者:国研报告

能源财经

2007
08/24
19: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市场 形势分析 趋势预测

2007年能源供求基本平衡,煤炭价格高位波动,电力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回落,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有所加快。建议抓住国际油价回落时机,完善各项政策;重视对能源市场的情景分析,做好各项应对预案;继续推进能源行业的改革。

一、2006年能源市场供求继续好转,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2006年下半年,能源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煤炭供求平衡,电力供求状况明显好于上年,成品油市场资源偏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产品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一)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1~10月,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61,769.5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1~10月原煤、原油和发电量的累计产量分别为16.7亿吨、15,338.04万吨和22,452.01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2%、1.5%和13.0%。同1~6月相比,原煤产量增速回落了0.6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速提高了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以来水电增速明显下降,其中8月份以来水电发电量同比一直是负增长,其中10月份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了10%。

(二)主要能源产品供求状况继续好转

1.煤炭供求平衡,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6年下半年以来,水电发电量的减少使耗煤量最大的火电行业发电量大幅增加,钢铁、水泥、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煤炭需求较为旺盛。但由于煤炭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加之全国煤炭出口同比继续减少,进口快速增长,下半年以来煤炭市场供应比较充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5,113.0万吨,比年初增加1139.3万吨,增长8.2%;同比增加1171.7万吨,上升8.4%。

2.电力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供求状况明显好于上年

        2006年电力装机容量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生产能力6007.82万千瓦,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将在8000万千瓦左右,这是历史上电力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虽然受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速,但由于发电能力增加较多,全国电力供求状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2006年1~10月,该公司系统累计拉电1.37万条次,同比减少96.83%;拉电累计少供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6.4%;移峰累计少供电量23.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9.29%。由于发电能力增加较快,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有所下降,1~10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36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77小时。

3.成品油资源偏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06年1~10月,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26,836.0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03%;汽油表观消费量为4325.82万吨,同比增加9.79%;柴油表观消费量为9585.67万吨,同比增长5.97%。原油和汽油、柴油表观消费量增速均低于上半年。去年8月份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石油炼制行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的开工率得到提高,国内成品油资源相对偏紧的状况逐步改善。事实上,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汽油、柴油库存已明显增加,去年9月末汽油、柴油的库存已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供求偏紧状况得到很大改观。
 
(三)能源价格同比涨幅呈回落趋势

        2006年以来,能源产品价格涨幅总体呈回落趋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10月份,煤油电价格指数已由1月份的116.0回落到107。虽然能源产品价格涨幅回落较大,但不同产品的价格走势却存在较大差异。   

1.下半年煤炭价格同比涨幅较低,但九月份以来价格有所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下半年以来原煤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一直低于3%,涨幅明显低于上半年。但9月份以来受煤炭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有所回升。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9月份原中央煤炭区域商品煤实际月平均售价在连续四个月回落后开始回升,10月份平均售价为300.80元/吨,同比增长2.82%。

2.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从历史高位大幅回落

         上年七月份,在夏季用油高峰期,受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冲突、伊朗核问题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曾创出历史新高。但8月中旬以来,在石油库存持续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随着市场对供应紧张担忧的缓解,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落,10月份WTI原油(普氏现货,下同)月平均价格已由7月份的历史高位74.24美元/桶回落到59.42美元/桶,这也是2006年WTI原油月平均价格首次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由于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涨幅也明显回落,到10月份原油和成品油出厂价格涨幅,均处于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3.电力出厂价格平稳上涨,销售价格涨幅加大

         自2006年6月30日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受此影响,下半年销售电价同比涨幅明显提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7月份电价较6月上升4.1%,较上年同期上升4.6%;10月份电价较9月上升0.3%,较上年同期上升5.6%。由于此次销售电价上涨考虑了水库移民资金筹集、可替代能源发展等因素,并不是完全出厂价格上调引起,因此7月份以来电力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虽有所回升,但涨幅仍明显低于销售电价涨幅。


二、对2007年能源市场形势的预测

        2004年和2005年,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下半年以来电力、煤炭行业新增生产能力开始进入大规模投产期,2006年以来煤炭和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比前两年有所回落,但投资规模仍在进一步扩大,新增生产能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需求情况看,能源价格调整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对高耗能产业的抑制性政策对抑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已取得一定效果,能源利用效率在稳步提高。综合考虑供需因素,预计2007年能源供求形势总体较好。

(一)煤炭供求状况比较乐观,价格高位波动

         2006年以来,煤炭市场供求状况已经明显好转,随着近年煤炭行业投资高速增长所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的不断投产,未来一段时期煤炭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国家取消煤炭出口退税、并对煤炭出口实行暂定税率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煤炭出口将进一步减少,而进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体看,国内资源供给能力仍处于较快增长过程中。从运输情况看,2005年以来铁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大秦线扩能改造等项目大大提升了煤炭运力,运力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较大缓解。

        从需求情况看,受国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仍将保持较快增速,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较快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但必须看到,这些高耗煤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以耗煤量最大的火电行业为例,供电煤耗一直呈下降趋势。2006年1~10月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64克/千瓦时,同比降低6%。由于未来新投产的机组大多是煤耗较低、规模较大的机组,而一些能耗较高的小火电机组将会逐渐被关停,预计供电煤耗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呈下降趋势。由于已经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将逐步完善,煤炭需求过快增长的基础已经发生变化。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库存处于近年来最高水平的背景下,预计2007年煤炭供求状况比较乐观,市场供求总体平衡。

          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我国将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贵州、陕西等八个煤炭主产省(区)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此次改革将相应调整煤炭资源税费政策,逐步使煤炭企业合理负担煤炭资源成本,煤炭产品价格真实反映价值。由于煤炭企业需要合理负担煤炭资源等成本,煤炭企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但在煤炭供求总体平衡,并对煤炭出口实行暂定税率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全年价格水平将在高位波动。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小煤矿关停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国煤炭供应对“三西”主产区(山西、陕西和内蒙西部)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大秦线等主要煤炭运输通道的建设在缓解煤炭运输压力的同时,客观上也强化了煤炭运输集中化的趋势,使全国煤炭供求的重心将进一步向“三西”煤炭产地→大秦线铁路运输→秦皇岛港煤炭中转这一供求通道转移。供给结构的变化使得“三西”煤炭产地、大秦铁路、秦皇岛港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出现突发事件,抑或三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出现失误,都会对整体煤炭供求、进而对煤炭价格带来较大影响。此外,水电发电增长情况和安全生产状况仍会对短期价格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二)电力供求总体平衡,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

         2005年以来,中国电力生产开始进入快速投产期,2005年新增装机容量6602万千瓦,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根据目前各电源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预计2007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500万千瓦左右。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跨区送电能力也在较快增长。从需求情况看,在用电效率提高和国家宏观调控下,电力需求增速总体呈回落趋势,以用电量最大的工业部门为例,2006年虽然工业生产增速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上年同期,但工业用电量增速却低于上年同期。2006年1~9月工业用电量增速为13.89%,比2005年同期14.27%的增速低0.38个百分点。由于供电能力仍处于较快增长期,预计2007年全国电力供求状况将总体平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将进一步降低。

         2006年电力销售价格的上调不仅改善了电力企业的效益情况,而且解决了可替代能源发展、水库移民资金筹集等问题。2007年煤炭价格虽会高位波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07年电力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

(三)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环境总体趋好,价格调整频率可能加快

        受资源条件所限,预计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增速将低于2%,新增原油需求仍将大部分依赖进口。从成品油市场情况看,虽然成品油需求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但随着一些新炼油设备的投产,国内成品油生产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成品油资源供给能力将能够满足需求增长需要。从2006年以来的政策取向看,更为合理的价格机制和相对合理的价格水平将是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基本方向,而这将有利于稳定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
 
         国际原油价格自2006年8月份开始回落,10月份以来一直在每桶60美元左右波动。在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后,预测未来油价走势仍需将重点放在影响国际油价变化的主导因素上。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因素、低水平的剩余生产能力、仍在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处于历史高位的库存水平、多年来一直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油田、包括沙特一些主力油田在内的世界大油田已投产多年、其他替代能源发展有加速趋势。这些影响石油供需的主要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油价产生直接影响,而活跃的期货市场以及期货价格影响力的增强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幅度。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仍处于大幅振荡期。

         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偏低的状况得到改变,为理顺国际国内价格水平创造了条件。早在1998年出台的《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中就已经确立了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原则,在石油对外依存度稳步提高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内供应的稳定性,预计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将会加快,以更好地反映国内供求关系和国际国内价格水平。

三、能源市场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抓住有利时机,完善成品油行业相关政策

        在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后,国内国际石油价格水平已基本理顺,为进一步完善国内成品油行业相关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议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使国内成品油价格更好地反映国内供求变化和国际油价变化,建议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要坚持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原则,核心是要使国内国际的(可比)油价水平大体相当。由于国内原油进口依存度的稳步提高,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是一个较好的思路,同时,要为成品油炼制、批发和零售等环节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成品油价格能很好地反映竞争状况。此外,建议适时推出燃油税政策。

(二)重视对能源市场的情景分析

         2002年以来,随着部分地区出现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能源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能源需求的较快增长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压力。从未来发展情况看,能源市场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能源供求状况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需要重视对能源行业的情景分析,并据此做好在各种能源供求情景下的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切实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继续推进能源行业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能源政策调整力度明显加大,并日益突出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目标,越来越重视能源政策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并注重将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政府作用有机协调。但也必须看到,相对于其他竞争性行业而言,能源行业的改革仍相对滞后,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都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要在能源供求形势明显好转的情况下,继续推进能源行业在市场准入、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完善对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办法。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