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外媒关注京沪高铁 中国版新干线即将全速前行

日期:2011-06-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能源财经

2011
06/16
16: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京沪高铁 中国 新干线

    铁道部一位高级官员昨天公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的细节,他同时表示,中国铁路建设将全速前行,但应公众要求,高铁将减速行驶,票价也将降低。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说,步伐不会放慢,投资也不会减少。到2015年年底铁路网将从当前的9.1万公里扩大到12万公里。

  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后,两地之间乘飞机的旅客会减少,武广高铁的开通就是一个例证。

  胡亚东说,准点率、方便和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比如,旅客在火车上可以上网,而在飞机上就不能上网。

  6月14日报道 题:京沪高铁票价确定

  内地铁道部门昨天公布了大受吹捧的京沪高铁的票价方案,这条线路定于本月晚些时候开通。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称,政治首都和金融首都之间这条1318公里线路的单程票价在410元到1750元之间。

  相比之下,京沪之间航班的票价约为1300元,虽然常有大幅折扣。

  很多人对时速将为300公里和250公里的列车的票价范围表示欢迎。今年早些时候曾对现有高铁线路的票价进行批评的律师张元新(音)说,上述票价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也不算太贵。他说,铁道部正朝正确方向迈进。

  但1750元的商务座票价令很多人十分犹豫。来自苏州的旅客习青青(音)在上海火车站说:“你花比这少得多的钱就能飞到北京再飞回来。”

  新加坡学生詹姆斯·塔姆说:“我认为400元到500元是这段路程的合适票价。如果票价区别不大,那么我想我宁愿坐飞机。”

  6月14日报道 题:高铁降速是为了“提高效率”

  铁道部说,很可能于本月晚些时候开通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从每小时350公里降至每小时300公里,做出这一决定并非出于安全考虑。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昨天说,京沪高速铁路降速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能耗,延长客车和货车的使用期限。

  胡亚东指出,京沪高速铁路是按照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建造的,开通前的初步验收、联调联试和安全评估,也是按照350公里的标准进行的。

  他说,降低速度不是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不达标、安全不可靠所确定的。

  高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铁道部正竭力澄清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上个月接受采访时引发的误解。

  盛光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京沪高速铁路以每小时300公里时速运行的一个好处是增加“安全冗余”。

  王梦恕说,盛光祖的讲话被高速铁路的反对者错误地解读为铁道部官方第一次承认高铁的安全问题,它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和异议。

  王梦恕说,“安全冗余”的意思是“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水平高于设计标准。

  胡亚东说,列车在同一条线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就产生了速度差,速度差越大,避让越多,影响就越大。经过测算,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开行,它的效率要明显低于30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运行模式。

  但是,除了速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运营不是没有问题的。这些问题包括在铁路桥墩混凝土中使用劣质飞灰。

  6月14日报道 题:中国版新干线将于本月底开通

  中国铁道部13日宣布将于6月末开通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据说最高时速为300公里,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约10小时最短缩至4小时48分。这条高铁的开通是配合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之作,但高铁可能将面临运营成本方面的难题。

  京沪高铁总投资2200亿元,是中国公共事业中规模最大的。线路全长1318公里,共设24个车站,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沿线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高铁的开通将有助于提高运输能力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13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说,中国高铁是世界一流的。“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去年末在北京至上海路段的试运行中时速达到486公里,超过了日本新干线的最高时速。铁道部官员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

  实际上中国的高铁是基于日本川崎重工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虽然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但川崎重工和西门子一直以确保安全为由,建议控制运行速度。由于中国国内也很重视安全性,因此最高速度定在时速300公里。列车装有感测设备,能够应对地震。

  另一方面,由于投资额巨大,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和运营成本就高达200亿元。预计在运营成本方面将会遇到难题。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