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能源财经 » 能源财经要闻 » 正文

中俄油气谈判延期 石油纠纷或影响天然气合作

日期:2011-0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能源财经

2011
05/30
10: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俄 油气 谈判 延期 石油 纠纷 影响 天然气 合作

扑朔迷离的中俄石油供应协议又添新乱。

据报道,两名消息人士援引俄罗斯政府文件称,中国已取消与俄罗斯原定于5月30—31日的油气价格谈判

上周,俄罗斯副总理谢钦曾表示,中俄两国将在5月底的能源对话中,讨论管道石油价格。

此前,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宣布,可能会在一家伦敦法院起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理由是中石油对俄方所供石油“付款不足”。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公司表示,由于中方违反协议精神,导致其每月损失金额略超过2000万美元。

针对中方已取消与俄罗斯的油气价格谈判,中石油内部人士日前出面否认,称该报道并不属实,而对中方少付石油款项一事的回应也同样未知可否。

本报记者致电中石油办公厅相关人士,对方拒绝对此事发表置评,而接近中石油的一名业内专家则表示,在充满变数的中俄能源合作中,双方在经济与政治利益上的双重博弈极为复杂,相互需要有彼此制衡是中俄能源贷款协议目前的状况。

“2020年之前,中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总体来说是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基于双边的供需特点,但合作的过程中也同样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上述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互不妥协

俄单方开征管道关税,被认为违反双边协议精神

2009年2月,中石油与俄石油签订了一份能源协议,根据“能源还贷款”协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0日,俄石油通过EPS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管道每天向中国输送30万桶原油。作为交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获得150亿美元,管道输送商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获得100亿美元。

根据合同,原油定价随行就市,按月修订,具体价格则根据太平洋科济米诺港出口的ESPO管道混合原油的离岸价格而定,中石油则按月向俄石油支付购油款。

合同签订后第一年,中方按时在2009年底前将100亿美元支付给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又在2010年支付了余下的50亿美元。

在经过短期的友好合作后,2009年底,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出台一项新政策,单方面宣布,为回收EPSO管道高昂的建设成本,将开始对管网征收关税。同时强调“不管通过ESPO管道运输石油的距离长短,都必须交纳这一关税”。

而在双方于2009年2月签订的协议中并没有针对运输关税予以明确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不论中石油选择通过斯科沃罗季诺到科济米诺线路还是另一条到中国漠河边境的支线都必须支付每吨石油约63.96美元的税款。

“这项规定是俄方单方面制定的,并且是在当初的协议履行之后新增加的,这违反了双边的协议精神。”中石油规划总院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中石油当初向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提供贷款的条件之一就是不得使用该笔贷款用于EPSO管道的二期项目建设,同时,中方还希望能将输往中国的ESPO管道运力提升一倍至60万桶/日。

针对中方的提议,俄方不能接受,其希望能通过收取高昂的关税为ESPO的管道二期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试图在太平洋港口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和议价空间。而这又是中石油不能接受的。

虽然双方的互补妥协呈现胶着态势,但业内人士还是看好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

“对于俄罗斯来说,以石油合作为纽带,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不仅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双方的政治合作与互信。”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或影响天然气合作

据外电报道,6月16日到18日召开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议,双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是中俄双方主要议程之一。

然而双方尚未达成一致协议的石油纠纷也让接下来的天然气谈判多了几分变数。

来自PFC能源咨询公司的分析资料显示,眼下的ESPO运输费争端不仅为中俄双边关系增添了紧张气氛,很可能会妨碍双方就天然气定价和供应达成协议。由于双方未能在气价和气源问题上达成一致,中俄天然气谈判从2004年到今天一直走走停停,未能实现实质性进展。

“中俄双方就天然气价格谈判做出了努力,但在定价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双方的分歧为每千立方米天然气100美元。”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顾骏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天然气的定价问题上,俄主张以每千立方米大约300美元的价格输出天然气,而中国则期望把价格控制在200美元以下。

除了价格争议外,俄罗斯国内针对为中国提供天然气而铺设新输气管线的合理性也存在分歧。

据了解,2006年6月底,俄气公司曾决定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输气管道:西线由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地区,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东线则由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气田供气,管道铺设至中国东北。沿西线供气约为300亿立方米,沿东线约为380亿立方米。

随后,俄罗斯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中方在天然气价格方面的坚持将有损俄方的经济利益。

即便如此,持续了十余年长跑的中俄天然气谈判还是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进口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这将为世界产气国提供很大的参与和合作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永祥说。

据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6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中俄能源谈判俄方代表谢钦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王岐山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

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俄能源谈判是否将于近期举行?最近中俄两国企业间关于原油价格的纠纷是否会影响中俄能源合作?

姜瑜表示,对于当前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两国政府已责成双方企业本着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精神通过积极协商妥善解决。中俄能源合作是互利双赢的。

新华网哈尔滨5月18日电记者18日从中石油管道公司了解到,全长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1月1日正式投产输油以来运行平稳,目前已累计输油500多万吨。

中石油管道公司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副经理李永宏介绍说,中俄原油管道投产以来,克服了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困难,运行安全平稳。

李永宏说,中俄原油管道沿途穿越原始森林、山地、沼泽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为确保中俄原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管道管理部门采取24小时巡查制度,利用直升机进行空中巡护以应对暴雨、暴雪、严寒等极端天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此外,管理部门还在管道重点部位安装监测装置,定期自动采集数据,利用泄漏检测系统监测管道压力的细微波动,实现自动报警等。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俄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