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人大代表直言铁道部可以取消 要真理更要真话

日期:2006-03-1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文平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3/13
19: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更要真话

 我们从未见过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哪次年度会议,像今年这样敢说真话。尽管充盈于耳畔的建议、意见、辩驳、批评、抱怨,或许不是真理,甚至于谬之千里,但我们依然对那些发言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满怀敬意,因为他们说得真诚。

    我们听到真话在交锋。北京京丰宾馆,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们的下榻地,当着国家领导人的面,各执一词的政协委员们对垒分明的辩驳,使得置身其中的记者们相信,他们再也不是传说中的“好好先生”。如果真理是惟一的,必有一方站在谬误的一边。我们需要指出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称誉他们敢于交锋的勇气。真理不辩不明。感谢他们的争论,让我们的国家朝真理靠近了一步。

    我们听到真话在突破“祸从口出”的官场潜规则。有位官至副部级的全国政协委员,放言“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变政府职能的表述还值得推敲”。他把温总理的前几次政府工作报告与这一次作了对比,然后说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这些话差不多完全重复,这说明这几年在这方面的进步不是很大。我们笃信,此前夸奖乡村教师对十一五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非常到位,非常尖锐”的温总理,一旦耳闻“讲真话”的评论,必定是欢迎的。总理的报告本来就是提请人大代表审议的,请政协委员提意见的,他们言为心声的评述,虽然突破了谨言慎行的潜规则,却忠诚地捍卫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真话必然刺耳,听起来叫人本能地感觉不悦。一位说话不会拐弯的人大代表,竟然公开表示,铁道部可以取消。我们至今尚未获悉铁道部的不同意见或者驳斥。当然,这并不表明铁道部认同这位人大代表的观点。我们愿意将铁道部的沉默,理解成他们对人大代表议事权的尊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古人对待刺耳言论的态度,仍旧适用于今人。人大代表们看似“过火”的言辞,未必能够改变他们所期望改变的事实,但一定可以擦除“橡皮图章”的负面印记。过火的言论肯定刺耳,但说刺耳的话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17年前,我们的法律就强调人大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无论对错均不受追究,就是为了张大他们的嘴,让他们说出更多有益于国事的真话。

    真话未必是真理。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说,送红包有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也有政协委员建议制定《从政道德法》,限制公务员的体重。诸如此类的真话,非但不合法治精神,还可能冲破公众的道德底线,可是,我们并不能借此叫他们闭嘴。政协委员是去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的,不是出席专家论证会,我们只能期待他们说真话,而不能苛求他们句句是真理。设若我们时时以真理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言说,他们就不敢说话,也没人敢当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亦如是。人大代表是社会各阶层的民意代表,不是真理的拥有者,不是法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等等被我们推崇备至的“家”。就像美国法庭上的陪审团成员不必是专业法律人士,我们也不需要遴选什么都懂什么都很精深的专业人士来当人大代表,他们是否赞同某部法律的通过,仰仗的不是他们的知识背景,而是法律制定者的解释能力。他们是不是法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良知的仆人,信奉真话的力量。

    我们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说真话,但总是不太情愿地褒奖那些说真话的人。就法理而言,人大代表是我们选出来的,是受我们的委托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纸看不见的合约。他们说真话,只是履行了合同,尽了受托人的本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的表现让我们快慰。我们愿他们越来越恪尽职守,愿他们的话距真理越来越近,但我们绝不把他们想象成真理的化身。如果在真话和真理之间只能择其一,那我们选择真话。真话不等于真理,但没有真话一定没有真理。 
  
 
 

<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