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温州十亿元级企业达21家 缘何“井喷”?

日期:2006-03-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沈锡权、汪林义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3/21
18: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温州十亿 井喷?

   新华网温州3月20日电(记者沈锡权、汪林义)对于一向因低、小、散的产业结构而备受诟病的温州制造业来说,2005年是一个为自身正名的年份。这一年,温州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新增9家,累计已达21家。温州制造业似乎突破了发展的“天花板”,呈现出集体井喷的格局。

    2005年入围的奥康集团
有限公司、森马集团有限公司、康奈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工业企业,加上已有的12家,温州市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已达21 家。其中包括正泰、德力西、天正等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2006年,预计还将有9家企业突破10亿元大关。

    美特斯邦威集团副总裁王泉庚说,温州大量小企业的营业规模在几千万元左右徘徊,已经形成了5000万元瓶颈。还有一部分企业发展到了2亿至3亿元的规模,但始终做不大,又形成了新的制约瓶颈。温州突破10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想突破就变得十分困难,这种“天花板现象”一直困扰着温州乃至整个浙江企业的发展。

    2005年,温州市政府启动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前所未有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过程。其核心即是要通过“以民引外,中外合璧”的招商引资手段吸引国外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壮大温州企业的实力,促进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正泰集团是温州数得着的民营大型企业,但在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后,企业的领导人南存辉却发现,正泰在管理理念上跟美国通用公司相似的地方只有5%,不同的地方却达95%。“引进才知道重要,合作才知道价值。”温州民营企业家们这样评价招商引资给他们带来的新机遇。

    据了解,温州市目前已诞生了100多家“民外合璧”企业,通过引进外资壮大提升自己已成为温州民营企业家的共识。

    与招商引资注入增量并进,温州市也在努力提高存量。通过塑造品牌、扶植大企业大集团,以及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措施,极力促进温州工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大企业战略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打破“以小取胜,以多取胜,以价取胜、以量取胜”的老格局,构筑“以质取胜、以高取胜、以强取胜、以大取胜”的新格局。

    观察人士认为,温州十亿元企业的“井喷”是企业自身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显现,而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则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无论是招商引资也好,品牌立市也罢,政府最终帮助一些企业突破“天花板”开辟了道路。

    专业人士指出,大企业竞争力强、产业链长、支撑带动作用大,对提升温州企业的质量和档次无疑具有积极作用。但从促进温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来看,还要更多地依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为。

<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