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看能源

中国新闻网: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开幕

日期:2010-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洋

能源资讯中心

2010
11/30
08: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联合国 坎昆 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简称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1月29日上午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的月亮宫酒店开幕。

    国际能源网讯: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点正式拉开帷幕。由于外界对此次大会的预期普遍较低,因而会议将更多讨论务实合作。然而,大会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矛盾,前景并不光明。

    本次坎昆气候大会举行的同时,按惯例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称《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这两个工作组的谈判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分别向大会提交报告,以便全会审议和通过有关文件。

    坎昆大会前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今年最后一轮气候变化谈判,已经给各方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有助于坎昆会议的举行。

    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到期,明确发达国家在此之后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确切的减排目标与发达国家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展开进一步的实质性讨论阻力很大。人们对于《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的前景普遍不感到乐观。

    相比之下,《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会议的情况在最近几天也发生了逆转,形势开始朝着纷争的方向发展。纷争的来源主要是一份所谓由大会主席团编写的“成果草案要点”。这份“成果草案要点”共33页,包括10多页附录。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涉及到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所有敏感问题,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

    跟踪气候谈判进展并评价相关文件的非政府组织“第三世界网络”(Third World Network)咨询员许程程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这份文件违反《公约》的议事规则,未通过大会成员国代表协商一致就发表出来,伤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面对如此波谲云诡的谈判形势,发展中国家要如何应对?中国和77国集团27日和28日依然举行了磋商,就当前谈判的进展情况协调立场,谋求共识。77国集团在原则性声明中提出继续深化与有关各方的合作。

    墨西哥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国,不遗余力地推动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据记者了解,墨方已和主要国家进行了密切沟通。但沟通的效果目前来看不是很大,有关各方基本仍延续了天津谈判时的立场,不愿做出更大的让步。

    很多非政府组织在会议开幕之际纷纷发表声明,呼吁有关各方能够拿出政治意愿,推动会议取得切实成果。

    另据中新网11月30日报道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9日在此间如期开幕。参加大会的数万人要在这个墨西哥海滨胜地共度两周。“务实”、“理性”,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形容此次大会的字眼。

    本届大会主办方把大会主会场与其他活动场所彻底分割,与会者被迫在各个会场间长途跋涉。更为糟糕的是,会场没有发放必要的路途指南,很多与会者纷纷迷路。

    会议的开幕式变成了一场“闭门会议”。会场内莺歌燕舞,会场外怨气冲天。上午的大会开幕式将众多与会者挡在外面,非政府组织代表与媒体记者等历史上首次无法进入开幕式会场。

    众多摄影记者和摄像人员对这种安排大吃一惊。很多人扛着沉重的设备在会场外茫然若失。一些记者纷纷向本国代表诉苦,然而代表也爱莫能助。

    在一片混战中,本社记者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言人约翰·海(John Hay),他协助记者成功进入了开幕式会场,并让记者到主席台前拍摄了墨西哥领导人和联合国气候变化高官的照片。

    开幕式的混乱,凸显出主办方在组织大型国际会议方面仍需要积累经验。回首去年哥本哈根峰会的开局就十分喧嚣而混乱,在开幕式当天,狭小的会场竟然涌入三万多人。大会主办方此次严苛的安排显然是想吸取哥本哈根会议的教训,但无奈的是,如此安排矫枉过正。

    据记者观察,参加当天开幕式的各国谈判代表大都是老面孔,他们彼此互相寒暄,热情交谈,暂时撇去了谈判时的针锋相对。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他在会后对记者表示,中国是带着希望来的,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成果。

    事实上,这些谈判代表的心情已不复去年哥本哈根峰会时那样忐忑不安---他们不用再为本国领导人的出席大伤脑筋。

    从目前谈判进展来看,大多数与会者普遍认为,本届大会仍无法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各国民众和舆论也并未对大会谈判结果施加太多的压力。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依然很大,可以预料,谈判现场又将是一场场唇枪舌剑。

    本届大会虽然在一片混乱中开局,但如果各方代表能拿出足够诚意,会议还是有望取得一定结果。外界普遍希望,大会不要在一片混乱中结束。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