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全球能源“中国时刻”已经到来?

日期:2010-04-30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联合早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10
04/30
13: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全球能源 中国

  目前,随着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旺盛的中国需求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需求不断扩张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据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指出,去年,自存在可靠记录以来,中国首度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包括用于发电的动力煤(thermal coal)和用于炼钢的炼焦煤(coking coal),中国去年进口煤炭1亿400万吨。而在2003年,中国净出口煤炭多达8000万吨。全球矿业一直在等待这个新的“中国时刻”来临,以期从价格上涨中获利。矿业高管、咨询师、分析师和交易员等纷纷表示,中国今后需要从海外购买大量炼焦煤,可能也会大量购买动力煤。全球最大矿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的首席执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表示,近十年前,必和必拓派了一些高管前往中国煤矿考察,研判中国煤炭需求何时可能超出本土供应。他表示:“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来临。虽然我们不确定2010年会不会重演2009年的情形,但我们预计,中国转向煤炭进口的趋势将会持续。”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的扩张,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全球跨国巨头不断获得暴利的一个巨大的砝码,尤其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石油、铁矿石以及煤炭等基础能源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因此,对于国际矿业巨头而言,只要把中国的需求绑架了,就不愁滋润地生活。

  从国际矿业巨头早早就对中国需求布局行动来看,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中国时刻”是否真的已经到来,如果就目前中国的煤炭需求形势而言,这种局面对于整个全球来说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如果真的成为事实,那么,这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中国能源进口的又一主力;同时,在能源战略安全上,中国也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风险。话又说回来,就中国的能源现实而言,这也确实是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战略性问题,不得不引起中国重新对煤炭资源市场进行理性的审视。

中国国内煤炭生产达到极限

  首先,从中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最主要的来源,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国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但是在经过了长期持续的不断开采之后,中国的煤炭开采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通过现有的条件已经很难再提高,而且带来的后续发展成本会更高。据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完成30亿5000万吨,其中全年煤炭消费量30亿2000万吨,全国煤炭进口量完成1万2583万吨。中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在3月22日举行的“2010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也表示,中国煤炭的产量已经达到了近30亿吨的能力。对于中国来讲,30亿吨左右已经上升为一个红线。这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国内的煤炭生产已经达到了最大承载力度。因此,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需求扩张就不得不转向进口。

  其次,中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都在北方,而且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地,这种地理上的不均衡,造成中国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受到更多的限制。以6000大卡的动力煤为例,中国国内市场价格一直都在700元左右(人民币,约140新元),而且随着山西和内蒙古等煤炭产区的整顿不断扩张到河南等省份,加上由于近期西南地区的干旱,造成水力发电明显不足,在煤炭整体产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有所上涨,而且未来下降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来说,如果再加上物流成本的不断上涨,通过进口煤炭来缓解当地的能源需求,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由于中国的煤炭开采条件有限,生产事故成为煤炭工人的一个最大的威胁。虽然中国不断在加大力度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很多人为的安全事故不断地爆发,使得整个煤炭生产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最近发生的山西王家岭矿难事件可以看到,安全生产问题,即使是在大型国有煤炭集团,也一样成为一种形势。在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同类企业、同类矿井再次发生——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巷道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1人死亡7人受伤,31人被困井下(已无生还可能)。可见,随着中国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张和开采环境的变化,各种不确定风险已经对中国煤炭的安全生产形成了巨大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也不可能继续提高产量。

  可以这样说,目前,针对中国能源需求的问题,已经早就不是一个秘密,如果中国无法形成很好的应对之策,对于未来的能源发展局势是非常不利的;随着中国进口的不断上涨,即使中国储量丰富,也将成为国际巨头新的压榨源泉。事实上,很多地方的煤炭已经被国际巨头给收入囊中了。所以,从目前的全球能源局势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扩张,加大煤炭进口将成为一个常态,而且会稳步的上升。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