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要闻

外资低调渗透核燃料 核电巨头争抢供应权

日期:2010-0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索寒雪

能源资讯中心

2010
04/19
09: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核燃料 核电巨头 核电安全

  这是国内核电圈正在密切关注的一笔交易。

  “圈里都知道,台山核电站买了一家法国公司15个循环的核燃料。这在核燃料领域里算是开了一个口。”近日,一位核学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按照以前的政策,国内核电站只能购买中核集团提供的核燃料。”

  据记者获悉,在两会召开之时,便有核工业专家提醒政府高层,要坚决制止中国的核电站与国外核燃料公司“亲密接触”,以保证我国发展核电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是否应该制止核电站购买外资公司的核原料,国家能源局始终未做定论。毫无疑问的是,当各大能源企业掘金中国的核电市场之际,核燃料的供给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

  外资低调渗透

  按照发改委能源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应为7000万千瓦,目前在建30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将由现在的10台核电机组增加到100台左右的核电机组,如今中国核电站建设已经进入到快车道。

  巨大的规划背后带来的是对核燃料供应近10倍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澳大利亚企业必和必拓和力拓是中核集团核燃料的海外供应商。3年前,必和必拓不惜重金买下了了铀储量巨大的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大坝”。他们兴奋地向外界宣称,这一项目“预计可开发400年”。

  力拓亚洲区高层也曾向记者透露,力拓一直与中核集团保持着合作,力拓在澳大利亚的铀矿山供应量有限,但是在南非的铀矿在持续增产。由于预测到中国是未来的潜在大买家,澳大利亚和南非企业一直保持着和中国的“亲密”关系。

  在核燃料制备方面,法国和俄罗斯企业也已经瞄准中国市场并与台山核电站合作,试探着中国市场。

  对于外资的这种试探,在今年两会期间,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已经指出,我国核燃料产业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5个核大国中生产能力仅占3%至5%,各段的技术发展也很不均衡。

  “如果像核电技术一样开放国内核燃料的供应市场,国外供应商很有可能先低价倾销,挤垮国内产业,然后大幅提价,赚取高额利润,这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将会产生重大打击。”陈院士说。

  核电大规划带来巨大的铀供应缺口

  发改委的犹豫其实与中国核燃料的现状密切相关。

  “探讨核燃料的供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有消息称,中国目前每年消耗约2千吨铀,用于发展核电。”上述核学会人士透露,中国目前的核燃料制备能力尚待提高。

  在业界人士看来,中国核燃料循环系统以及相关的制备能力也相对薄弱。如在核燃料进入反应堆前的制备和在反应堆中的裂变及以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中国只在核燃料循环的相关元件制造上实现了自主生产。”核学会人士透露,“在核原料开采、制备和后处理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

  “为了便于购买铀资源的谈判,企业公开的口径是,核燃料近期有能力自给,中期有保障,长期有潜力。”一位核电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

  “中国目前已经在勘探方面下了很大力气。过去的铀矿都是苏联专家找到的地表500米以下左右的铀矿,但是铀矿主要成矿区是在地表500米下至1000米的区域,在铀资源供给方面,中国确实有很大的潜力。”然而该人士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即便找到一个新的铀矿,从勘探到开发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显然,对于国内核电站购买外资的核原料该如何表态,能源局需要慎重。

  “能源局对在建的核电站购买国外核燃料问题上态度暧昧,因为能源局也想看看局面的发展会如何,所以没有急于表态。”在与发改委相关部门接触后,前述核学会人士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情况。

  巨头争抢核原料供应权

  “核燃料有军用和民用两种功能,中国必须要自己把控。”一位两院院士坚定地向记者表示,“国家的规定很明确,要坚决执行。”该人士认为,台山核电站与法国公司的合作,必须予以制止。

  由于历史和战略安全的原因,中核集团一直控制着中国的核燃料供应。

  “但是,仅就中核集团一家力量很难满足中国核电建设的发展,中核集团的技术和投入都很有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几大国内核电巨头正在期待进入这一领域,分得杯羹。

  据记者了解,刚成立近3年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核技”)也有意朝此方向发展。“中国要建设独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多次建议政府高层。

  “中核、中广核以及国核技三大核电企业之间,彼此互相挖墙脚,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中核集团的研发能力也被削弱。”该院士称。

  而中广核的优势在于,“由于是在广东、深圳成长起来,中广核机制比较灵活,有轻装快跑的优势。”从法国购进核燃料的台山核电站便隶属于中广核。

  “曾有人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核燃料集团,未来的核燃料循环领域规模大、产值大,不亚于一个石油企业。几个核电技术公司都对这一领域虎视眈眈。”一位国核技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一建议尚未有下文。

  中国核学会人士认为,“在核燃料循环领域,一家企业很难满足现在的需求,适当引入国内竞争者,限制国外竞争者,改变现有的机制,才能促进核电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的核电发展规划。”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