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要闻

欧盟能源新政助推“后工业革命”

日期:2007-01-11    来源:新华社  作者:尚军

能源资讯中心

2007
01/11
11: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欧盟 能源 新政 助推 工业 革命

欧盟委员会10日推出一份内容庞杂的新能源政策动议,以图摆脱欧盟对传统能源及进口的过度依赖。
  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形容说,“新政”将带动欧盟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引领全球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
  为此,新能源政策主张“开源节流”,从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三个方面分别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小标题)开拓新能源
  加大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被认为是欧盟新能源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此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将在未来6年内增加10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科研投入,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量的20%,而在交通能源消耗中生物燃料将占到10%。
  如果这一目标分别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获得通过,那么将对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当然,各国可以自己决定优先发展何种可再生能源。
  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寻求在这新能源领域设定强制性目标。欧盟早在10年前就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到消耗能源总量的12%。尽管自那之后,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了55%,但现在看来到时恐怕连10%都达不到。
  因此,欧盟委员会认为,有必要采取跨越式迈进的做法。
  除可再生能源外,在核能利用这一争议较大的问题上,新能源政策将其交由各成员国自主决定。
  (小标题)全民节电
  在“开源”的同时,新能源政策也注重“节流”,强调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欧盟委员会提议,到2020年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届时,欧盟将比现在少消耗13%的能源,每年可以省下1000亿欧元,减少约7.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形势,欧盟委员会去年10月就出台了《能效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能效的动议。例如,对汽车、电子设备等耗能产品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能源生产和传输环节的损耗。
  “行动计划”将在今后6年内实施。从家用冰箱、空调到工业用抽水机和风扇,欧盟将对各类耗能产品规定最低能效标准,并辅以定级和标识制度。今后一些能效差的产品将很难在欧盟市场上立足。
  此外,欧盟还将对新盖和翻新建筑规定最低能效要求,并着力推广节能型建筑。
  欧盟委员会同时指出,节能需要全民参与,提供公众意识。“行动计划”也给民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譬如避免让一些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欧盟委员会统计说,欧盟7%的能源供应被电器待机毫无意义地消耗掉。
  (小标题)新减排目标
  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此次欧盟新能源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因此也倍受外界关注。
  这次,欧盟委员会为“后京都时代”设定了一个大胆的减排目标。欧盟将以身作则,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削减20%。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结束历史使命。议定书以1990年为参照基数,规定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平均减排约5%。其后的国际减排安排目前还是空白。
  但欧盟委员会也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失效后,如果其他发达国家同意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0%,那么欧盟也会相应提高减排目标。
  “我们不是在谈论欧洲变暖,而是全球变暖问题,”巴罗佐说。
  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如果能够实现减排30%的目标,那么届时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期相比,上升幅度会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且这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可行的。
  (小标题)“一个声音说话”
  就在欧盟委员会推出新能源政策前夕,由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原油过境收费问题上产生纠纷,俄罗斯过境白俄输往欧洲的石油管线暂时“断流”。
  这不禁让人们联想起一年前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欧盟同样受到殃及。之后,欧盟开始在能源问题上更加积极地寻求出路,摆脱对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孕育新能源政策。
  欧盟排在美国之后,是全球能源消费第二大户,但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对匮乏,欧盟的能源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其超过一半的能源需求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除了要发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向“低碳经济体”(Low carbon economy)转型外,欧盟新能源政策还提出要在内部建成统一的能源市场,加强跨境整合和监管,对外加强协调,加大对能源供应国的外交力度,用“一个声音说话”。
  巴罗佐说:“所有欧盟成员国都面临气候变化、依赖进口和高油价的挑战。为保证能源供给可持续、安全和有竞争力,欧洲必须共同应对。”(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关键词: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
  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驻布鲁塞尔欧洲总分社记者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