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世纪管道成中亚与中国间能源新丝路 俄罗斯地位被撼动

日期:2009-12-24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12/24
08: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世纪管道 能源新丝路 俄罗斯

  世纪管道成中亚与中国间能源新丝路 俄罗斯地位被撼动

  这条绕开俄罗斯的“能源新丝路”不但使“重量级玩家”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增,还造成中亚天然气资源形势乃至整个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2月14日,深冬笼罩的阿姆河畔,迎来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由于能源纷争和双边博弈,中亚国家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次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撮合”下,四双手罕见地握到了一起,而“穿针引线”的是一条横贯中国和中亚三国的油气管廊带。

  被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喻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世纪管道”,起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霍尔果斯,全长1833公里,不仅摘取了“世界最长”的桂冠,也是中亚针对俄罗斯以外市场的最大天然气出口线。

  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不惜溢美之词,褒奖“大动脉”是“地区战略合作的典范”;而《今日哈萨克斯坦》则从战略高度预言,能源合作将进一步拉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相比之下,俄罗斯媒体则颇有几分醋意,《独立报》就为俄痛失“垄断地位”而叹息不已。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亚号称“21世纪的能源基地”,仅土国的天然气储量就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却远不如中东富庶,基于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两个地区的合作堪称互惠互利,但这种共赢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

  中国开展能源外交

  14日当天,胡锦涛主席和三位元首合力启动天然气阀门,中亚-中国石油管道A线实现通气,而同时铺设的B线预计年底焊接完毕,明年4、5月间投入使用。依照计划,该管道将与建设中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接。奔腾而下的中亚天然气可惠及中国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的14个省市,直至南端终点香港。

  媒体津津乐道的除了管道的“长度”,还有“气”度。据俄塔社披露,6月,北京已与土国签署合同,约定后者在30年期限内,通过此条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管道过境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承诺,共同担负每年300亿立方米的满额量。这意味着,此条动脉的满额通气量将高达700亿立方米,几乎等同于去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耗总量。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缓解中国“气荒”的良策。

  进入11月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骤增,多个省市翘首待“气”。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天然气产量预计为89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升至110亿立方米。由于中国在天然气上已捉襟见肘,预计2020年前,年进口量将由800亿立方米提高到3000亿立方米。对此,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认为,胡主席的“中亚之行”,实为一场“能源外交”。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将这场外交归因于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全球颓势中,中国经济仍不失锐气,促使中国方面积极寻觅新能源,而气储丰富的中亚正合其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孙壮志看来,能源安全是另一主因。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进口渠道单一,主要来自中东、美洲和非洲,自海上管道引入,但基于运输保卫的风险,一旦国际形势紧张,中国就会陷入被动。从中亚引入管线作为海上能源供给的陆上补充,是明智的选择。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俄罗斯地位被撼动

  与中国广拓能源进口渠道相对应,“出口多元化”是中亚五国的战略追求。苏联解体后,油气管网的控制权重回各国之手,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能源输出只有俄罗斯一个方向。以土库曼斯坦为例,迄今,该国90%的出口天然气都供给了俄气公司,但随着两国天然气公司的争执不断升级,双边互信一降再降。

  今年4月,金融海啸迫使欧洲需求剧减,俄罗斯因此单方面提出削减土气进口。巧合的是,俄土输气管此时发生爆炸,致使供气中断。这被不少土国专家解读成,俄方为求减少进口而自导自演了一场丑闻。这起事故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不信任感。同时,《德国金融时报》强调,由于经济危机和对欧输出的下滑,俄方确实无意采购大量的土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亚各国寻求多元发展就显得重要而紧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哈、中亚天然气管道能够先后开通,2008、2009两年成为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成果丰厚的时期。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土国一直希望打破俄方对出口土气的控制,而对华输出正是解决方案之一。事实上,竞相与中国合作的不止土国。今年,哈萨克斯坦已将曼吉斯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约49%的股份转让给中国,而这曾是俄方所孜孜以求的。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中乌能源合资企业已突破百家。

  对于中亚能源,中国并非只想获取,分一杯羹,而是致力于全方位合作。据德国媒体报道,中国已承诺为哈、土两国扩建能源基础设施分别提供100亿和4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另外追加35亿用于哈国在非资源领域组建合资企业。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中亚其他行业的关注,包括化工、建筑、运输在内,目前已累计投资50多项。

  根据土国新闻网站的民调,多数当地人认可中国的共赢思路,约70.6%的受访者对中土两国的双边关系给出了正面评价。但此种情形却让俄塔社的评论员慨叹,中亚天然气市场出现了一个“重量级玩家”,俄罗斯的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汪宁教授指出,对于土、哈等国而言,中国拥有“更稳定、更广阔、更可靠”的能源市场,同时,8%的高速经济增长能够驱动中亚发展。目前,除去贷款支持,修建基础设施、协助发展工农业、制造业等等,都已在中国扶持中亚的计划之中。而这些是经济疲软的俄罗斯所无法允诺的。

  在他看来,俄媒的猜忌和恐惧是一种多虑。目前的区域事务很难凭一国力挽狂澜,而中国主导的合作并非排他性的。作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俄方若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的区域发展,收获的将是更多的利益。

  中哈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在参加油气管通气庆典之余,胡锦涛主席对乌、土、哈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可以说,中国与中亚展开能源交往的背后,是一揽子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议题,而其中最不容忽视的是安全合作。

  以哈国为例,它与新疆交界,两者的联系纷繁多样,而基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原因,其对新疆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此次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哈方的积极配合对平息事态而言,可谓功不可没。

  而在孙壮志教授看来,不管是长距离的输气管,还是对地区安全的齐抓共管,前提是双边关系的顺利发展。此次,胡主席寒冬访哈,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诚意。而12月12日晚,在哈国的总统府,热情放歌的哈国姑娘用一袭“中国红”迎接中国贵宾,吟唱中国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更是凸显了哈国的友好反馈。

  汪宁教授指出,哈国独立以后,正如其能源追求多元化战略,外交上也一直寻求多边、全面的战略平衡。与中国亲近,还是倾向俄罗斯,中亚国家各自心中都有一张“谱”,而且,这张“谱”必然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选择。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