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知识 » 综合能源知识

我国已参与的国际气候变化行动

日期:2009-12-04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中国气象报社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12/04
13: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气候变化行动

  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但国际上采取实质性的应对行动是近20多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有四项重大行动具有历史意义。

  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其发表的宣言中提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未来仍像现在这样不断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将达到可测量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暖现象。

  1985年10月,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召开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当前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平均温度可能升高1.5℃~4.5℃,同时海平面可能上升0.2米~1.4米。

  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的和及时的行动,并要求当时成立不久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全球气候变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公约提出建议。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于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上,没有涉及2000年以后的排放义务。为此,公约缔约国决定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就形成了《京都议定书》。从此在法律上规定了全世界共同为保护全球气候而必须采取的减排行动。

  自1990年以来,IPCC相继组织世界上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编写和出版了1990年气候变化第一次评估报告、1995年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2001年气候变化第三次评估报告和2007年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这些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进展、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减缓与适应对策等方面的进展,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特别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邹竞蒙、丁一汇、秦大河曾先后担任IPCC首席代表、第一工作组副主席、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等职务。IPCC组建以来有100多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历次评估报告和相关的专题报告与技术报告的编写,为各国政府、科学家和科学团体提供最新的气候变化问题的知识与政策选择,为研究、认识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地球观测组织、地球系统科学联盟、国际科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世界天气研究计划等国际科学计划中都担任了重要职务,并积极参与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因素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等多项重大科学计划的实施。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