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石油巨头难抵高成本 民用天然气涨价势不可免

日期:2006-11-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周勇刚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11/21
06: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巨头难抵高成本 民用天然气涨价势不可免

石油巨头难抵高成本压力油气资源朝向市场化推进

    面对新一轮的冬季用气高峰,国内天然气价格“涨”声一片。而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从工业用气转到民用用气上来。

    近两年来,国内工业用气已有过数次提价。

    资料显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夏。刚入7月,四川便将工业用的气价上调了10%。迎来8月,新疆则将天然气售价上调1.3%。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在9月1日将非民用天然气价格统一上调0.15元/立方米。

    工业气价的调高,无疑影响到民气。两个月前,上海、深圳等数个城市相继举行民气调价方案听证会,欲调高气价。而去年底,国内民用天然气价格则上调过一次。当时国家发改委宣布,各油气田供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立方米提高50-150元。

    一个月前,国内有媒体对外报道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巨头以“国内气价太低、不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积极性”为由,一起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有关方案,申请天然气再次涨价。而当时记者曾就此事致电中国海油,但对方予以否认。

    事实上,目前国内民用天然气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6年多以来,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年平均增长20多亿立方米,增长率接近10%。而去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79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燃气占总消费量的32%,比化工用气高了2个百分点。

    11月9日,在第二届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上,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相关人士对外明确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已经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事隔5天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外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时说,天然气、石油、煤炭、水、电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并预计这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陆续上调。

    据业内人士分析,即将出炉的民用气价调整方案,将可能在原有基础上上涨5%,但最多不会超出10%。而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发改委也将予以全面考虑,并采取相关配套的措施。

    作为利益集团,三大石油巨头与此次天然气即将提价不无关联,有媒体甚至认为是它们直接的导演人。而一位专家在私底下告诉记者,受全球气价谈判的压力,国内低价天然气导致需求不断增加和能源企业承受高成本压力,是三巨头迫不及待要求涨价的真实原因所在。

    此次天然气即将提价被视为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步伐接轨的重要措施。作为战略物资,国内的油气资源也正逐步向市场化过渡和推进,而这对架构未来我国油气安全战略不可或缺。

    价格是晴雨表,应遵循市场规律。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目前以三大巨头利益为核心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没有客观地反映出国内百姓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也没有完全考虑到与油气价格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