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知识 » 综合能源知识

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下)

日期:2009-10-16    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作者:国土资源情报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10/16
09: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下)

     摘要:在近期完成的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项目中,笔者认为,未来澳大利亚的国土资源管理有11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①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②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因素;③将进一步重视和加速包括矿业在内的产业技术创新发展;④继续强调和推进包括生态在内的可持续发展;⑤进一步强调土地的科学利用与保护;⑥强调发展多样化的矿产工业及其国际竞争力;⑦进一步强调基础性矿产勘查;⑧更加重视能源安全;⑨强调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⑩继续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⑩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活动等。在《国土资源情报》2009年第4期和第5期讨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即:①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②继续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③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活动等,并浅谈了对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澳大利亚     国土资源管理     发展趋势

    在“简论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上)"和“简论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两篇文章中,笔者在近期完成的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项目工作基础之上,探讨了未来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1个问题中的8个问题,即①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②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因素;③将进一步重视和加速包括矿业在内的产业技术创新发展;④继续强调和推进包括生态在内的可持续发展;⑤进一步强调土地的科学利用与保护;⑥强调均衡发展多样化的矿产工业及其国际竞争力;⑦进一步强调基础性矿产勘查;⑧更加重视能源安全等。本文将讨论最后3个问题,即:①强调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②继续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③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作用。同时,笔者也想借此机会浅谈对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若干思考和认识。

   一、强调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 

   进人21世纪以来,无论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是州或地方政府,在安排重大计划或发起重大项目以及组织实施项目时,都十分强调要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包括陆克文总理执政后于2008年7月1日启动的“关爱我们的国家”项目等。笔者认为,未来这种强调还会继续和发展。这是因为总结过去的经验,包括90年代的一些项目实施经验和近些年的一些项目实施经验表明,没有科学的项目机制,没有科学的评估机制,没有科学的政策实施机制,就很难有满意的项目实施效果,就很难有高效的投资效果,就很难为管理提供牢固的科学依据,也就很难达到真正的政策目的。 

   1.科学的项目机制 

   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战略、自然资源管理战略、生态可持续战略以及各项管理目标等,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均需要设计、启动、发起一系列项目和计划,并开展投资资助行动。如何科学地设立项目,如何滚动发展,如何组织人力进行实施,包括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实施,如何采用最佳途经进行管理,如何科学地进行资源分配或整合资源,如何科学地进行项目投资,不仅关系到项目本身的成败和发展,更关系到政府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全局。以联邦政府2008年7月1日启动的“关爱我们的国家”计划为例,该计划将采取全新的运作模式,首次将一大堆联邦项目融合成一个具清晰、明确目标的一揽子计划,并采用生意运作模式或企业运作模式开展投资活动。在该项目中,联邦政府将:①明确希望取得什么样成果;②指导投资以取得这些成果;③选择最有效(包括最有效率和最有效益)的行动方式和组织方式;④通过确立1一3年的短期目标,来保持对项目的跟踪和监督;⑤简化并合理化行政管理程序;⑥就行动和项目成果向各利益枚关方负责;⑦着重取得项目目标成果,减少繁杂的公事程序。该模式也改变了以往做法,去除了强加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层次上的投资限制,为非政府组织、区域机构、地方政府和州、领地和联邦机构准人更大比例的投资提供了机会和创造了条件。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该新运作模式和投资模式将大大降低行政管理的负担和成本,并可减少行政管理的官僚性,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建立科学的项目机制,一则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创造性;二则有利于节约、高效;三则有利于解决和发现问题;四则有利于合理调动资源;五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投资等。

   2.评估机制 

   政府管理活动,包括为达到或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需设立项目、开展项目、实施项目,更需要对项目开展、实施的好坏进行评估,以了解:①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②项目设置得合理性与否;③项目还存在哪些问题;④项目是否需进一步开展或扩展;⑤项目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发现等,以指导管理活动和实践。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地方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所设立的项目,在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均开展一定的评估活动。如国家土地关爱计划、盐度与水质量行动计划、土著保护区项目等。如何科学地开展项目评估,选择、建立什么样的标准和参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着特别的学问。特别是对土地项目,时常选择不同的评估参数和权重,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从而会影响对项目实施效果真实性的判断,进而可能会对政府的进一步决策产生错误引导或导向。

    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一方面,需要根据项目设计要求,检验其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和预期目标、预期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求根据客观实际状况建立恰如其分的评判标准和评估方法。必须要视具体实际状况和项目特点,建立合理的评估参数和权重参数,既要客观和有理论依据,又必须要密切结合实际。

   联邦政府认为,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一则可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进展和效果,为管理服务,为项目服务,为决策服务;二则也可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政府管理的战略目标。

    3.科学的政策实施机制 

   所谓科学的政策实施机制,是指政府对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合理限度范围内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而不是加以教条化。

   霍华德总理执政时期,联邦的许多项目或州的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组织和个人去进行配合、去完成。一些项目甚至需要具体农场主、团体、个人的密切配合、合作,如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土壤保护计划等。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组织又有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关注点,强行实行统一一致的政策和搞一刀切,就只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就产生对立,从而也就难以真正实现计划政策的目的。因此,联邦政府认为,“即使是利国利民的项目,即使是造福于一方的工程,也需要有科学的政策实施机制,包括具体实施政策的调整与沟通等,才能取得理性效果,才能真正达到和实现政府的管理目标。否则,不仅不能实现政府计划的管理目标或计划的政策目的,还可能导致项目的流产,管理成本或实施成本的增加,乃至政府的垮台。” 

   鉴于陆克文政府执政后,联邦政府在土地、环境、生态方面所开展的项目许多都是上届政府的延续项目或在以往项目基础上的发展项目,具体管理人员未作大的调整,且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又是在以往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因此,有理由认为,强调科学的项目机制、评估机制和政策实施机制在未来还会得到继续和发展。 

    二、继续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 

    澳大利亚历届政府都十分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澳大利亚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关系到每一个澳大利亚人。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实践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也提升了工人的士气和信念。通过遵循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实践,企业不仅面临较少的工作场所伤亡率,从较高的雇员保留率中获益,而且同时也能提升公司形象。不仅减少了与生产耽搁、培训新雇员和替换设备有关的成本,也避免了相关的不确定性和工作负荷对其他工作人员产生的压力和影响。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不仅对雇主、雇员和其家庭有益,而且也对整个国家和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益。

   未来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政府强调职业健康与安全理念还将持续或加强,这集中体现在2002年5月24日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National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commission)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出台的“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2002一2012”上。

   该国家战略确立的基本国家目标是:维护有意义的、持续的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事件的下降,到2012年6月30日,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事件下降至少20%,其中,到2007年6月30日前,取得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事件下降10%的目标。到2012年6月30日,工作场所受伤事件下降至少40%,其中,到2007年6月30日前,取得工作场所受伤事件下降至少20%的目标。

   该国家战略确立的取得短期和长期职业健康与安全改进目标的5个优先领域或重点领域是:①减少工作风险的影响;②改进企业运作者和工人有效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能力;③更有效预防职业病;④在设计阶段,除去灾难隐患;⑤强化政府能力建设,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成果。

   该国家战略鉴别的需要采取国家行动的9个方面是:①OHs(oHs指职业健康与安全,笔者注)数据;②oHs研究;③国家标准;④战略执行;⑤鼓励措施;⑥遵守支持;⑦实践指导;⑧OHS意识;⑨OHS技能。除减少与工作有关的死亡、伤害和疾病外,该战略确立的评判战略实施是否成功的若干指标参数包括:①工作场所各方认可并将OHS纳入其日常企业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在工作场所和社区,增加的知识和技能;③政府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OHS预防措施;④研究、数据和评估能为有效预防提供更好、更及时的信息。 

   该国家战略确立的在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上的三防原则是:①对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管理采用综合l和系统的方法,并作为日常企业运作的一部分;(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责任建立在源头上,即设计者、制造者或供货商或在工作场所;③预防要求所有参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协商的各方进行合作和承诺,接受鉴别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的各项责任,并启动预防行动;④预防要求工作场所各方在职业健康与安全二面是有适当技能的,能有效参与协商、鉴别和实施改进措施;⑤各级政府,以其作为主要雇主、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中间联系人的身份,对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成果有重要影响;⑥有效的国家行动要求,主要的国家利益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承诺采取协调的、一致的和合作的方式,改善职业健康与安全;⑦评估预防计划,并在各OHS利益攸关者中分享产生效果措施的答案和证据。 

    为有效实现该国家战略的各项目标,澳大利亚安全与补偿理事会(Australian safety and compensation Council)也计划通过以下手段和途经加以促进:①制定和评估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和实践准则,确保产业能以可行的方法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最佳实践;②支持国家OHS能力机构的发展,这些能力包含在各·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各个方面;③制定和提升各种机制包括工程学生安全设计资源一揽子计划,该一揽子计划为工程教育者提供有关安全设计的实际信息,以持培训学生认识设计安全产品、安全建筑物、安全流)和安全系统的重要性;④通过国家运动如澳大利亚,全工作周,提升对OHS重要性的认识;⑤通过授予国家安全工作奖,鼓励在OHS方面有杰出业绩的人员;⑥改进全政府范围内工人补偿数据和研究成果的收二与分析工作,报告政策和管理框架,改进政府内的决策等。 

   在矿业方面,为遵循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架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与“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2002一2012”要求相匹配,细化相关安排,进一步明政府在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作用,澳大利亚产与石油资源部长理事会于2002年3月出台了“国家矿山安全框架—实现安全与健康的采矿工业:政府的作用”,阐述了政府在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中的原则、立场、作用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计划采取的战略措施。该框架明确,政府在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上的目标是:①基于总体的“关照职责”方式,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立法框架;②支持与国家培训框架一致的OHS能力发展和能力评估活动;③客观认识不同的需要,制定一个合作的、为责任持有者提供咨询信息的途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遵守各项规章;④更新和公布执行战略,以便责任持有者能充分了解不遵守的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致的;⑤建立若干一致的、可靠的OHS业绩数据收集、分析和公布体系,以便有关预防措施的决策能建立在真实的信息基础之上;⑥建立有效的与各利益攸关方的区域、国家和跨国家协商途径,在不同管辖间建立一个公开的沟通和协商机制,以使各战略沟通可不断保持下去;⑦建立相关各项战略,支撑对矿业安全与健康问题开展有效的研究。并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具体实现矿产工业的安全与健康目的:①全国的一致性;②鼓励企业层面上利益攸关者积极采取行动;③使用最佳实践方法和不断改进焦点问题;④认同矿山健康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在雇主和雇员身上,同时确保政府管理机构的责任性。

   政府在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上的作用是:①在全国一致的立法框架内开展工作;②支持产业OHS能力发展;③为企业和其他责任持有者提供支持以促进规章遵守;④开展有助于业绩改进的执行活动,满足社会对法律执行的预期;⑤收集和使用一致的、可靠的和有用的有关OHS业绩的数据;⑥在利益相关人间培育区域以及国家、跨国家协商机制,确保信息流动以促进产业实践的托管;⑦培育有效的采矿OHS问题研究,以便研究结果能有利于预防活动。 

   政府取得矿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目标的策略与措施是:①建立一个全国一致的立法框架,融合、匹配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76矿山安全与健康”的要求;②与采矿工业培训顾问机构密切合作,支撑均衡的能力建设和评估体系发展;③在政府机构间,建立协作机制,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指南;④使各管辖区(州和领地)的战略相匹配,以有利于贯彻执行,实现一致性;⑤与NOHSC合作,开发一个协调一致的、可靠的OHS数据库;⑥强化和鼓励地区、国家和跨国家间的磋商机制;⑦建立政府鼓励对矿业OHS开展有效研究的恰当机制。 

   由于“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和“国家矿山安全框架”均得到了相关部长理事会的同意(即澳大利亚工作场所关系部长理事会和澳大利亚矿产与石油资源部长理事会的同意),因此,该国家战略和国家矿山安全框架不仅只是在联邦层面上加以贯彻落实,而且也将在州/领地层面上加以贯彻落实。 

   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不是澳大利亚政府的权宜之计,而是政府的既定方针。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联邦与州/领地政府不仅有政策,有行动,有措施,而且还有战略,有相关法律作保障,因而无疑仍然是今后的重点工作领域之一。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作用 

    在过去多年的国土资源管理中,澳大利亚能取得良好的管理业绩,如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率与死亡率一直是世界主要矿业国家中最低的等,与其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是分不开的。未来这种监督检查机制不会因联邦和州领导人的变化而削弱,相反只会进一步加强。这有如下方面的原因或因素: 

   (1)澳大利亚总体上仍然是生态脆弱的国家,矿业活动、农业活动包括放牧活动等仍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和环境产生影响,而只有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才能有效预防和及时制止各种对环境有害或不利活动的发生或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

   (2)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普遍认为,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是否得到了坚决有力的执行,以及随后的监督检查活动。没有坚决有力的执行,就谈不上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而没有监督和检查,就没有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可信性与持久性。

   联邦和各州法律都有明确的监督检查的法律规定。如在联邦《石油(淹没土地)法1967》中,有如下规定:指定职权人可通过书面文书任命一个人为检查官。检查官有以下权力:①可进入授予证书中所指明区域的任何相邻区和区域内一切与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和储存、石油运输的准备活动、管线建设或运作有关的设施、船舶、飞机或建筑物进行检查;②可检查、测试任何设备;③可检查一切相关文件等。 

   而昆士兰《土地法1994》第400条则规定,为本法目的,或《植被管理法》目的,授权检查人可做如下一项或数项活动:①在任何合理的时间内,进人土地;②检查土地和土地利用情况;③拍照土地上的任何东西;④采集土地上东西的样品;⑤对于用于农业和牧业的租约土地、特许土地或许可土地,在租约土地、特许土地或许可土地上建立监督站,监督本法或租约、特许证、许可证或土地管理协议、或修补行动通知或修补行动命令的遵守等。

   在塔斯马尼亚《矿产资源开发法1995》第9条中规定,检察官为了确定本法规定是否被违反或得到遵守的目的,可在任何合理的时间上,做以下任何事情:①进人、停留或经过任何土地;②进人、停留或检查任何矿山;③进人、停留或检查检察官有理由认为是用于采矿目的的任何场所;④检查矿山内的任何工厂或任何其他事情;⑤从矿山或工厂移走任何材料或物质;⑥拿走检察官有理由认为是本法规定或实践准则中规定标准被违反或未被遵守的工具;⑦要求任何相关文件的生产数据;⑧检查、查证和复制相关文件;⑨移动相关文件进行复制;⑩拍照或录音和摄像;⑩要求人员陈述姓名和地址。等等。 

   (4)2007年12月陆克文总理执政后,其宣示的基本执政理念就是环境保护。一般而言,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对环境的监督与检查活动等 。

   基于以上原因,有理由认为,在未来的国土资源管理中,澳大利亚的监督检查机制会进一步加强。 

四、思考与认识 

    澳大利亚是干旱大陆,其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于旱、半干旱的沙漠区,生态环境脆弱。澳大利亚也是矿业大国,其多种矿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然而,澳大利亚没有因为大部分土地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就放弃工农业发展,也没有因为矿业大规模开发而导致明显的自然环境恶化和大量的矿工伤亡事故,这无疑应归因于澳大利亚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方针、制度和手段。 

   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和基本方针政策是:科学研究,科学决策;严格实施,面向未来;奖惩结合,注重实效;诱因鼓励为主,行政强制为辅;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在矿业和土地管理中,可为我国参考、借鉴的一些典型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l)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设立矿山职工安全代表,赋予矿山职工代表以权利。矿山职工安全代表有权做以下事情:①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上代表同伴工人;②可直接将有关问题提交到安全与健康委员会;③可检查矿山管理者同意或法律规定可以检查的矿山任一地区或场所;④可向矿山管理者和雇主立即报告任何危险或可能的危险;⑤可在发生事故、危险或即将可能发生伤害时,进行适当调查;⑥可就所有矿山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与矿山管理者和雇主进行密切磋商和合作等。无疑,矿山职工安全代表的设立,有利于发挥矿山职工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对矿山管理者的监督,有利于矿山职工在具体工作环境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有利于矿山事故的预防。

   (2)在矿山生产中,设立矿山检查官制度,并赋予检察官具体执法权力。检查官有权:①进人任何矿权地或采矿活动正在开展的土地;②要求相关人出示其姓名地址和授权该人在该土地上进行采矿活动的法律文件;③命令某人在该土地上停止采矿活动,包括矿产勘查活动;④如果停止采矿的命令不能得到遵守的话,则可以使用必要的力量将某人从该土地上带走或移走正在该土地上进行采矿活动或作业的机械;⑤逮捕不遵守其要求或指示的人员,或阻碍其作出某种要求或命令的人等。无疑,这一做法有利于矿业秩序的维护,保障矿权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有利于相关政府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坚决执行,事实也有利于矿山的安全生产。 

   (3)设立环境稽查制度。无论是矿业活动,还是土地开发活动,还是其他相关活动,如果管理部门认为,已开展的项目活动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了损害或影响时,就可决定对相关环境开展稽查活动,包括对相关风险立即开展调查、评估等,并可要求暂时中止相关项目的运作等。无疑,这一做法有利于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把环境风险控制在摇篮之中。

   (4)法律化土地利用中的“土地关爱职责”。对土地的使用者,无论是使用公有土地还是私有土地,立法规定其必须要尽相关义务,即“土地关爱职责”,包括:①避免引发土地盐碱化;②保护土壤;③保护水资源;④控制公布的害虫;⑤保护生物多样性;⑥保护湖滨植被;⑦维护原著草地免于木质植被的蚕食等。无疑,这一法定的“土地关爱职责”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在矿业活动中,设立基本资质条件。澳大利亚许多州/领地政府都规定,矿山勘测员、矿山管理员、采场管理人、坑道监督员等岗位都需要有资质证书方能上岗,没有资质证书则不能从事这些工作岗位。无疑这一做法有利于保障矿山生产的专业化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劳动安全。 

   澳大利亚各州、地方申请相关资质证书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以西澳州为例,申请矿山管理者证书,需提交以下材料:①任一澳大利亚大学采矿工程学学士学位,或审查委员会认为等同的其他资格学历。②达到25岁,有不少于5年的矿山实践经验。其中,至少3年在坑道工作经验,包括不少于3个月的对坑道掘进和回采面操作岩钻的经验;在掘进和回采面使用炸药的装填和点火上,亲身经历不少于3个月;6个月坑道全时雇员,直接涉及地面支撑、拖运(haulage)、运输和通用(general)矿山服务。上述证明必须由所工作的公司负责官员提供,必须在公司的信笺下提交。证明文件还包括所履行职责的类型,所用炸药的类型和相关日期。③品质材料。④当下的急救培训证书等。 

   (6)设立保证金制度。联邦和州/地方法律均规定,在开展矿业活动,特别是采矿活动前,均需提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如果相关矿权人不能遵守法律规定和许可证条件,如环境与生态保护、复垦等,则保证金首先就被用来支付环境恢复的费用。如果违反规定或许可条件而遭受处罚,则罚金也可从保证金中扣除等。无疑,保证金制度的设立有利于避免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收拾不法者留下的烂摊子,有利于用经济手段规范、约束采矿者的行为,也有利于促使矿权持有者审慎遵守相关法律和许可条件。 

     (7)设立多种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等,为主要管理者出谋划策和提供决策服务等。甚至一法律的出台就设立一对应的(顾问)委员会等。无疑,这一做法有利于领导者科学管理,也有利于相关法律的科学实施。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主要表现为,重要政策的出台均由专家组或专家委员会先提出(研究)报告,再由政府管理层进行详细讨论。报告经反复讨论、修改并最后批准后,公布实施,成为政府的官方政策。

     澳大利亚是国土资源大国,事实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强国。其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许多做法,如设立矿山检查官、确立监督检查制度、保证金制度、设立相关顾问委员会等,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许多国家所效仿或认同。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也密切关注或紧跟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因此了解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探讨和认识世界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与走向,提升我们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水平。

     我国新时期的国土资源管理,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挑战主要表现在: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②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逆转;③矿业劳动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④法律规定执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⑤一些管理决策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⑥管理体制与机制远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等。机遇主要表现在:①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不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使我们在经济管理上包括国土资源管理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宝贵的教训;②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发展经济成为世界主流,国内政通人和;③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欠发达经济体,都争相和中国交往,都比较重视来自中国的声音和要求;④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实践,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级领导人和各个行业的领导人自信心都大大增强;⑤经济全球化发展如火如荼,使技术、知识、信息、人才等可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快速流动,为有效应对国土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条件私手段;⑥我国重视人才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方针日益深人人心,并日益融合在世界经济快速变革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之中;⑦在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召唤下,我国各族人民齐心奔小康、奋发建设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日益增强。两者相比,机遇明显大于挑战。因此,不断完善体制与机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同时,不断学习和汲取别国的先进经验,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的挑战,仁使我国国土资源事业不断走向辉焊。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