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能源气候合作:中美战略互信的基石

日期:2009-10-14    来源:《能源》  作者:于宏源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10/14
09: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气候合作 中美战略互信

    奥巴马政府对气候变化和可替代能源的重视,使得能源气候合作越来越成为中美合作的新亮点。4月15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会晤了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这是朱棣文就任美国能源部长以来首次会晤中国领导人,双方就加强中美能源气候领域的合作展开了讨论。
 
    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面临最为严重、规模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 ,也是影响未来国际能源体系、重塑全球能源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安全、极端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疾病蔓延、能源危机等诸多挑战。“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以严重的教训,华北大旱与冰川消蚀也让中国体会到了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美气候能源合作不但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顺利发展,也关乎中美和世界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中美战略互信的基石。
 
气候能源安全颠覆“上帝恩宠的美国”
 
    二百多年来,美国一直相信大规模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不会发生在上帝如此垂爱的领土。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防止气候变暖的《京都协议书》时,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感叹,“全世界都知道地球变暖会带来灾难,只有美国人不明白。” 气候变暖造成的卡特里娜飓风直接颠覆“美国例外”的思维,让其醒悟到世界超强也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灾难面前不堪一击。
 
    奥巴马上台之后,一改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他表示将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
 
    尤为重要的是,奥巴马希望实现经济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双赢。在他上任后不久的几天里,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其中要在3年内让美国再生能源倍增,足以供应全美600万户用电,这是要在3年内达到过去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当前民主党政府极力推动“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在国会通过,根据奥巴马的设想,全球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能如期于2012年开始,当年可以为美国政府增加790亿美元的盈余,2012-2019年累计可带来共计6450亿美元的收入;预计盈余将拨出1500亿美元投入清洁能源的研发,剩下的将用于低收入户的减税福利。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需要帮助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都迅速攀升,世界所面临的环保压力愈发凸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因此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形式的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将制约中国的排放空间,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构成制约。
 
    数据显示,我国排放总量仍在持续快速增长,仅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是东京的一倍,中国城市的能源强度异常巨大。中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必然会导致能源消耗水平的大幅度上升,而巨大的贸易顺差也是相当程度上以能源消费为代价的,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欧盟27国持平。
 
    出于历史责任和发展经济的共同需要,美国需要帮助中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经济:首先,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在人类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切实控制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延缓变暖的主要方法。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大量地排放了温室气体,因此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也应承担主要的义务。其中帮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的能力建设是最主要的方面。
 
    其次,中国和美国尽管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但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地球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节能减排力度赶不上矿物质燃料消费速度,美国可以帮助中国通过低碳发展道路来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也是中美两国为呵护地球家园而承担的共同使命。
 
中美合作共筑战略互信
 
    中美两国环境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持久性。美国的环境技术、理念和资金推动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开拓了其在华环保市场(如清洁排放机制和国际排放贸易等),更为南北环境关系提供典范。
 
    目前两国之间主要有三种重要的合作机制:一是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中美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加强对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构建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地区未来能源供应体系。二是亚太经合组织中的新能源合作,2007年APEC峰会发表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定下了该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目标,同时也建议通过技术合作提升中国的能源强度。三是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AP6)。目前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强调技术转让对发展中国家转向低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AP6旨在推进商业和公共部门在能源密集型行业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和最佳实践经验。
 
    中美气候能源合作还需要尽可能避免转移污染和气候变化税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大量产业转移也会导致全球温室气体的增多,实际上中国大幅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正是源于20世纪末以来的全球产业转移,而很多高耗能产业恰恰来自美国。与此同时,美国为了保护其产业的竞争力,正在着手准备对华征收碳税或者气候变化税,例如美国制造业协会最近就在游说美国政府称,如果奥巴马抢在中国之前制订出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话,美国就应对中国所进口的钢材额外征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也表示,如果美国只对本国商品课征碳税,将会增加来自中国的未含碳税的进口商品的竞争优势,因此不对中国产品施加碳税就是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然而,中美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体系和国际格局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转型,目前全球战略重点转移到金融、能源、环境问题领域。在这个时期,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是中美需要共同处理的挑战,中美能源气候合作将会巩固21世纪中美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下,低碳经济和能源环境是实现经济复兴的基础,这也是奥巴马政府的重要举措。中美关系中的确有很多问题,但是气候变化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中美需要成为全球推进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领导者。
总而言之,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现有能源资源格局的改造或者新型低碳经济的建设,这一切需要美国帮助中国成为气候能源领域的利益攸关者。展望未来,唯有中美气候能源合作能对中美关系起到持续良性的压舱减震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兴大国和影响最大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已成为国际体系中的双塔,任何全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美两国的参与。中美关系已超越了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整个世界。
 
    人们期待着奥巴马政府切实和中国合作,共同协调设计全球气候变化机制以及为人类未来发展确定方向;切实在技术转移和资金机制方面做出努力以援助中国;切实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创造协同减排而构筑多赢合作的新篇章。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