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智能电网:比3G更大的4万亿新引擎

日期:2009-07-25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赖智慧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7/25
09: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智能电网 3G 国家电网

  智能电网正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引擎。对中国而言,智能电网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更大,被称作下一个"4万亿"。

  7月22日,负责华北区项目管理的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人士徐先生对《投资者报》表示,自7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上公布了智能电网规划以来,在这家总资产超过万亿元、经营区域覆盖88%国土面积的央企内部,几乎人人都在参与智能电网。"连财务、人事之类的管理部门,也从20余个课题中找到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内容组织开会探讨。"

  对智能电网感兴趣的远不止电网内部人士。7月16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来华。他们直奔国家电网公司,并与国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就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问题进行会谈。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提前布局智能电网的资本运作行动也在悄然进行。7月17日,国家电网旗下的中国电力科学院和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分别出手收购许继电气和平高电气,使旗下的电力设备上市公司从国电南瑞一家快速增至三家。

  徐先生透露,近日南方电网公司也在频繁召开领导班子智能电网碰头会,表示要进一步研究把握智能电网的实质内容,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方案,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全方位的产业带动,巨大的投资空间,这场轰轰烈烈的能源革命吸引了各方的参与。除国家电网外,各地方政府以及外国政府和外企也力争从中分得一杯羹。

  三步战略和4万亿投资

  7月11日的国家电网年中工作会议以智能电网为主要议题,并确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和总体投资。

  主要分三步推进。2009~2011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完成坚强智能电网的整体规划,开展关键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研究,进行技术和应用试点;2012~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与发展规划相应,会上也确定投资计划,即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接近4万亿元。具体为今、明两年的投资约5500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830亿元;全面建设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元;基本建成阶段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

  如此庞大的投资空间,一方面源于我国电网利用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源于智能电网产业链对各方投资的拉动,以及对能源转变的巨大提升空间。

  对于目前电网的浪费与低效,能源专家武建东有个形象的比喻:六车道的路面只能单车道行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已达36.48万千米,中、低压配电网几百万公里。这个单向运转的庞大输配电系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沉睡"财富,也是最浪费的网络资源。

  武建东预计,若中国实现了互动电网转型,相当于每年可以节省其中5%~10%的电力资源,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相当于2009年投资1200亿元建设的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三个核电站。

  对此,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智能电网技术革新打开了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为全球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改革提供了独特机遇。

  比3G更大的全球信息、能源交互网

  通俗意义上的智能电网,是在家中接入智能电表,通过电子控件与电网相联,及时感知波峰波谷电价,自行调整用电策略。但目前规划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且意义也已超越普通的电网。

  武建东认为,最终的智能电网,会将电力网提升为电力、数据、视频、智能家电控制、楼宇自动化和电动交通等多功能合成的互动网络,即营建一个"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这将是一个比3G更大的产业链。"

  在他看来,美国和欧洲的智能电网改革的基础是立足于一网(电力网)一线(电力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数据网,实现实时、高速、双向的电力数据读取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而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中国大体量能源体系不具备快速转入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应该推行跨越式战略。

  也就是说,应采用大规模突破性手段进行电网的组织革命,推行一网(电力网)多线(添附光纤线)的转型战略:即在现有电力线的基础上,添加二三条光纤线缆,通过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的模式解决民用网、政府网和军用网三网捆绑电缆线互动运行的问题。

  这样一来,该电网体系将包括电力主线运营送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网、光纤线缆运行通讯网、数据网、电视网、家电管理网、智慧电能存储网、远程医疗网、生物传感器网。"如由各地电力、通讯和军队联合施工,三到五年内我国主要城镇可以初步实现互动电网的基础营建和运行。"

[page_break]

  据徐先生表示,目前国家电网也在探讨这一模式和终极规划。即以智能电网技术为基础,通过电子终端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总体效果,实现电力、电信、电视、远程家电控制和电池集成充电等的多用途开发。

  不过,这就需要中国互动电网体系的标准、体系架构和流程要素要考虑区域化融合。徐先生也表示,这是今年智能电网标准不能马上出台的原因,今后也可能与美国一起研究制定标准。
  各方布局提前抢筹

  巨大的前景,吸引了各方投资。尽管智能电网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两大电网的规划行动已吸引了不少"先知者",包括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提前布局,以期抢占先机。

  由于国家电网是智能电网主导者,其不但第一个成立了智能电网事业部,而且一边制定规划一边收编许继电气和平高电气两家电力设备公司。同时,其已和南京政府达成协议,将南京作为电网建设基地。

  据徐先生介绍,不少外企也已行动。连此前很少介入国内电力自动化领域的GE和ABB,也正加紧与国家电网接洽,希望能在电力设备和智能元件方面合作。

  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柯廷安博士前不久公开表示, ABB看到中国政府正在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而智能电网也是ABB正关注的研发方向。

  抢筹队伍中还有地方政府。据了解,目前福建省计划投入120亿元建设福建海西智能电网。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则计划投资25亿元,打造占地面积6000亩的智能电网产业园区。

  爱建证券报告认为,电力自动化领域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目前少有外资介入,即使西门子、GE有部分介入,也主要集中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而电力自动化的核心领域继电保护、电网调度方面都是国内几大公司垄断,"因此,国内企业的机会更大"。

  产业链上六环节公司受益

  从产业链层面看,智能电网与普通电网一样,依次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个环节。

  国家电网预计从今年开始,每年对电网投资都将在200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输变电行业未来年均增长在30%~40%左右,电站设备龙头企业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家电网对特高压输电方面的超规划投入将给国内特高压设备制造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方面,目前国内研究和生产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主要上市公司有荣信股份和思源电气,荣信股份目前占到SVC/SVG市场的50%左右,而思源电气则依托清华大学柔性输电研究所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在小型化SVG等产品中占有优势。

  输电环节的建设重点在特高压和跨区输电工程,生产特高压变压器、开关、换流阀等主要产品的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值得关注。输电环节智能技术还包括超导电缆,上市公司有宝胜股份和永鼎股份。

  变电环节的建设重点是具有智能预警监控功能的智能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变电站的必然趋势。在智能电网规划的推动下,未来数字化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逐步取代常规变电站。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国电南、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和思源电气。

  配电、用电、调度环节的建设重点是智能用电服务体系、较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和东方电子等公司。

  清洁能源受益空间最大

  另外,除电网产业链上的公司外,受益智能电网最大的产业是清洁能源。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然而,在风电发电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却遭遇了并网难题。

  电网要求入网的风电能满足电网稳频、稳压要求,但自然风的不稳定导致风机发出的电也不稳定,甚至导致电网崩溃或设备损坏。由于风电并网过程带来设备和技术复杂化和风能利用效率降低,并最终导致的风电成本大幅提高,风电也被电网认为是"垃圾电力"而排斥。以国内最大风电开发商龙源集团为例,去年因风电并网难造成损失在8000万元以上。

  而在此次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国网公司首次拿出了智能电网的详细部署,并将清洁能源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提出要全面掌握清洁能源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紧密结合。

  一大争议两重隐忧

  尽管国家电网强调,我国一次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均衡的现实,决定了我国智能电网将采取"一特四大"(即特高压电网,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战略。但到底以输电建设中的特高压所依托的"集中式"能源供给为主,还是以配电中的分布式能源接入为主,仍存争议。

  同时,我国建智能电网也存两大隐忧。一是目前以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稳定、成熟,具备较为充裕的输配电供应能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偏重于配电层面技术的开发。而中国,75%来自火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小,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偏重于输电层面技术的完善。

  另一个隐忧是电力交易条件不具备。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完成输配分开后,电力市场交易相当活跃,具备了互动式电力交易的条件,但中国目前电力市场还未成型,目前的行政控制电价,就对配电层面的电网互动性形成很大阻力。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