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中国能源要闻

重振石化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建设新型石化城

日期:2009-06-1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战吉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6/11
09: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石化 甘肃 兰州

  甘肃兰州市西固区位于黄河岸边,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投资的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工厂在这里兴建。50多年来,它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石油化工基地也被誉为“共和国石油化工业的摇篮”。

  如今,西固区又把目标指向了新的制高点——建设新型石化城。这里,宏伟的厂房高楼鳞次栉比,整洁的油气管道交织成网,面貌一新的街道、小区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一座都市型现代化新型石化城正在崛起。

  

  思想

  在改革中解放

  

  面对转型期的困难,西固调整思路,改革体制机制,启动了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工程,着力建设西部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现代化新型石化城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立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在最需要自力更生的时刻,作为“共和国长子”的第一个炼油厂——兰州炼油厂应运而生。它和兰州化工厂先后在西固落地生根,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西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载入了共和国工业建设的史册。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西固这个传统老工业基地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经济发展缓慢,管理方式落后,体制机制老化,人心思动,人心思变。

  1998年,石油石化行业实行战略性重组,兰炼、兰化归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二年,中国石油实施主业辅业分离,兰炼、兰化“两兰”变成了“四兰”。2000年10月,根据集团公司持续重组的战略部署,两个主业上市企业合并重组,成立了西部最大的炼油化工联合企业——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四兰”又成了“三兰”——兰州石化公司与兰州炼油总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重组初期,“三兰”都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兰州石化公司2000年亏损额高达21.6亿元,兰炼和兰化也背负着巨额亏损,经营惨淡。突出重围、重新飞翔成了西固人迫不及待的渴望。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锤炼的石化人,面对转型期各种困难和问题,适时调整思路,提出了“破茧化蝶”、建设中国最大的新型石化城的大胆设想,变被动为主动,走出一条产业复兴的新路子。

  2005年3月23日,事关西固区长远发展的“誓师会”——西固区新型石化城建设打硬仗动员大会召开。西固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驻区大企业负责人悉数参加,各单位、各部门纷纷立下打硬仗“军令状”。省、市、区联动,地企携手,建立以石化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构筑科技水平较高、经济结构合理的产业高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城区。

  老工业基地全面改造的“升级”工程启动,西固迈向了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都市型现代新型石化城和重要的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基地的征程。西固区规划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翻番、产业布局合理和城区建设面积扩大一倍,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西固的蓝图。

  为此,西固区着力打造石化工业科技园区和新城工业园区,优化工业发展布局。石化工业科技园区重点开发以乙烯深加工为主的石化下游产品,构筑12条产业链;新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产业,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吸引项目落户。

  “对于西固传统工业区来讲,项目是生命,工业是灵魂,为大企业做好服务是天职。要做好新型石化城这篇文章,就要狠抓项目特别是大项目,把项目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视为发展之本、财力之源。”西固区委书记李虎林如是说。

  在西固区3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中央、省属大型企业33家,云集着中小企业1000余家。“企业一咳嗽,西固就感冒。”在西固区,有一个独特的机构——企业发展服务办公室,专门为驻区大中型企业和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西固区上下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振兴”、“先服务后管理,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主动为大企业、大项目搞好征地拆迁、手续报批等协调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全方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地企双赢。

  如今,西固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驻区大中型企业为代表,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成为甘肃省内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区域,工业经济总量占到兰州市的近1/3,甘肃省的近1/10。

  经济

  在创新中腾飞

  

  总投资70多亿元的兰州石化70万吨大乙烯工程投产;1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进入投资建设阶段……一个个大项目,成为西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近5年来,西固区经济总量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速

  2009年2月23日下午,西固区的一间会议室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与驻区企业、项目建设单位代表、银行业代表座谈交流。室内春意融融,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对准备建设和续建的项目谈思路、定措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办理的手续,当场沟通商定,或拍板现场解决。

  这是西固区大抓项目建设的一个生动画面。西固区建立了项目发展基金,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四大班子成员实行联系项目制度,各部门打破隶属关系实行包项目制度。推行项目预约服务和手续代办制,指派专人协助项目单位为省市列出的新建重大项目,办理项目审批核准、环境评价、招标投标、项目选址等前期手续,确保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区委、区政府搭台,经常组织项目建设各方“对接”,及时解决问题,提供快捷服务,形成促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

  “我们招商引资的理念在调整和转变,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招强引资,重点引进与石化产业形成产业链的项目。”西固区区长张国一告诉记者。

  现在,总投资70多亿元的兰州石化70万吨大乙烯工程投产;蓝星公司多晶硅、国电2×30万千瓦热电联产、中核集团五〇四厂国产设备示范项目三期等项目全面推进;总投资8.52亿元的黄河河口水电站工程开工建设;1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经过初步筛选,进入投资建设阶段……一个个大项目,成为西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年,西固区将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4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2项,计划总投资345亿元,其中27个项目被列为省、市重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同时,西固区确定重大项目50项,总投资240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38项。

  随着兰州石化公司200万吨炼油扩能、70万吨大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西固区成为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工业基地和大型炼油基地。随着70万吨大乙烯的配套项目——年产3200万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入驻新城工业园,一个新的大战役拉开帷幕。自此,西固区开始以建设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带动下游产品加工、精细化工、化工储运等产业,推进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2008年,西固区积极与江苏金浦集团有限公司协商,合作建设20万吨/年碳四深加工和6万吨/年丁基橡胶项目,集团公司利用西固区的化工原料,投资22亿元建设20万吨/年碳四深加工和6万吨/年丁基橡胶项目,两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50亿元,预期利税15亿元。

  目前,西固已拥有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学清洗、化工机械等25个行业,能生产27大类、400余种产品,年产量达到1460万吨,其中炼油、合成树脂、橡胶、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居西部首位。西固已成为国内石化、精细化工重要的生产、研发基地和产业中心。

  近5年来,西固区经济总量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持续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西固区努力抓项目、抓产业、抓招商、促发展,共有20万吨甲醇生产线、20万方原油储备库等总投资达280亿元的110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

  城市

  在发展中亮丽

  

  西固区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近3年来,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实施近百项基础设施项目,改造整治城乡道路112条,小街巷改造、道路亮化、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启动

  伴随着都市型新型石化城建设的脚步,一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攻坚战同时拉开大幕。西固区逐年加大城建投资力度,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近3年来,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实施近百项基础设施项目,改造整治城乡道路112条,小街巷改造、道路亮化、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启动。

  在西固,一种地企联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正在推行。驻区大企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携手开展石化城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区里与辖区4281家沿街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开展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内容的“五化”楼院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共建美好城市的良好氛围。探索出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由工矿型城市粗放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型城市精细管理模式转变。近3年来,仅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就投资4.5亿元集中整治小区环境。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西固注意与兰州石化公司石化住宅新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大协调力度,依靠企业力量解决了拆迁、新居建设、社会保障、征地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全区8个“城中村”的撤村建居、清产核资等“无形改造”已全面完成,“有形改造”正在稳步推进。

  在市容环境整改工程中,抓住驻区重点企业效益不断攀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支持和配合企业建设“五化”社区、楼院创建工程。他们动员群众从“五个一”的小事抓起,即硬化从补一块砖抓起、绿化从补一棵树抓起、净化从捡一张废纸抓起、亮化从增一盏灯抓起、美化从涂一面墙抓起,采取以社区所属单位为主、政府投入资金补助的办法,全面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打造出了一批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目前,全区已建成14个“五化”小区,力争3年内使全区所有社区、楼院达到“五化”要求。

  西固区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来抓,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三北”四期生态防护林等绿化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带动,广泛动员党政机关、驻区企业单位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造林绿化,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目标,分期分批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争取每年每个乡镇创建1家区级绿化单位,每个街道创建1家市级绿化单位,城市绿化范围显著扩大,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西固区把环卫设施的改善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现在已建成 20座环保型公厕、21座下沉式垃圾箱、配置了1278 个外型美观的果皮箱;全力支持配合驻区企业环保治理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环保治理计划,坚持每年对一批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进行限期整治,从而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2008年是西固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较好成就的一年。投资2.5亿元,拓建改造了3条主干道、32条小街巷和供电线路;拆除燃煤锅炉18台,利用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充裕的热能,实施集中联片供热工程。投资1200万元,新增了47台环卫作业车辆,更新改造了一批环卫设施。建设了一批重点绿化工程。目前,城区绿化总面积810.1公顷,绿地率为21.38%;绿化覆盖面积875.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3.11%;公共绿地面积256.8公顷,人均占有绿地10.7平方米。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78.4%。

  生活

  在和谐中提升

  

  近年来,西固区每年文化事业投入增幅均高于同年度财政增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2008年,实施学校危房改造及“两免一补”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88%、88.08%

  西固区以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跨入全国先进文化县区行列。石化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血液,打下了厚实基础;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又不断引导石化城向现代化文明城市迈进。

  西固区以发展和繁荣文化引领新型石化城建设。区里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近年来,每年文化事业投入增幅均高于同年度财政增幅。同时,通过倡导企业投资、社会筹资、个人捐款等,先后吸纳上亿元资金,建立完善了社区文化活动基地、文化广场、文明娱乐场所、农村文化站等10类340个文化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以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为基础的文化网络。

  西固区的企业文化独具魅力。兰州五〇四厂建成“老年之家”活动中心、文化音乐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兰炼总厂投资5000万元建成文化体育中心、标准化游泳馆和兰州首家室外攀岩训练场;兰炼一中建成了甘肃省首家400平方米的鸟类生物标本展览室;八盘峡水电厂利用芦苇飘荡、鱼塘四布、风光旖旎的20公里水库库区,连年举办“龙舟节”,催生出独特的工业旅游文化。西固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和驻区企业共同举办的石化职工艺术节、“西固之夏”文艺广场音乐会、五〇四企业文化广场活动、西固石化职工运动会等各类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石化城充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西固区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政之要”,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区新增财力尽量向基层倾斜、向“三农”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着力抓好城乡低保、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经济适用房建设、廉租房补贴等民心工程。仅2008年,就筹措560多万元解决了一批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百合、韭黄等7个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改造硬化32条村级道路,建成5处安全人饮工程、300个沼气池、230眼母亲水窖;近两万名城市居民和1500多名农村人口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西固区有1.3万多名残疾人,区里确定267名特困残疾人为重点帮扶对象,专门成立了由政府有关领导挂帅、21个部门为成员的西固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建立起以残联、就业服务站、康复指导站和残疾人服务社为主的帮扶残疾人的网络。30名县级领导干部、55个单位与267名残疾人组成“一对一”、“多帮一”的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分享建设新型石化城的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西固区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体系。2008年,第二批学校D级危房改造及“两免一补”政策被列为政府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当年春季全区就有11261名符合免补条件学生被免除杂费和教科书金额174.7万元;434人获得寄宿生生活补助,补助金额16.3万元。

  2008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88%、88.08%,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30%、10%。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840元提高到1000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214万元;为441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60万元;为城乡低收入家庭发放取暖补贴388万元;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4万平方米,为1322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428.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526人。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