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美国能源新政透视

日期:2009-06-04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蒋明桓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6/04
10: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美国能源新政透视

  其实,不少好文章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果注意加以收集、整理,是很好的情报资源。如人民日报所刊载武建东先生的《奥巴马如何以能源革命再将美带到全球经济的顶端》一文,对了解美国能源新政的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对理解美国能源战略调整对世界产业发展与投资活动将产生的影响很有帮助。 

  前几天看了此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相关文章做了归纳与整理,现上传供各位批评指教。原文网址:

  一、美国能源新政实施的背景 

  未来的经济复苏,不可能择选金融业为主体的危机产业,已经通过国际分工形成的消费品生产也难以由美国自己独揽,大体量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能够造就一个超过二三十万亿美元价值的大产业拉动美国经济的再次崛起,它不但要涉及所有美国人的利益,也要关乎美国的发展方向。能源产业就是美国这个内需和创新结合的最佳结合部,它既可以解决内需置换,也可以促进创新出口。因此,创造一个超越互联网革命的新能源产业革命,幷以此拉动美国和全球经济的转型,就成为奥巴马政府改革的力量来源和重大机遇。 

  二、美国能源新政的战略意义 

  如果说美国要以全球化的手段制造当代世界价值最大化的产业,可以说昨天是IT产业,今天就是能源产业。美国能源新政是美国全球战略力量的重组,将把美国从现在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安全危机中解脱出来,同时通过建立清洁的能源结构将彻底改造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美国再次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奥巴马经济改革计划也被称为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其中的能源体系变革就将将比十年前的IT革命更为重大、深远,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 

  三、美国能源新政与国际地缘政治形势 

  油气为主的经济相当于从北峰登顶珠峰,绿色能源计划意味着从南坡登顶珠峰,这是比布什直接攻打两伊更伟大的计划,它将使从西亚到俄罗斯和南美的石油国家利益联合体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击,被迫放弃高油价的利益,自动转换到比美国低得多的全球经济的等级结构之中,从而完成世界力量重组。 奥巴马团队没有仿若布什政府制定攻打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计划,但是,如果成功地打击了石油输出国利益集团,其战略功效更高,伊朗等国将以做山车的方式沦为低阶层的国家,这种政治上让伊朗等国的失落、跌落比布什的直接进攻的方式更加残酷。在这个能源体系的变革中,伊朗等国将可能不在是美国的直接对手,而他的最大的敌人将是它自己的不发达,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也可能成为纸老虎。 

  四、美国能源新政实施的战略支撑 

  美国所拥有的二个优势能够为实现其能源新政目标提供支撑。 
  
  一是美国可以改造国际资源分配体制,将美国每年过万亿美元的资源产品的进口替代为内需解决,这将极大地支持美国经济转型的能力,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市场需求,扭转美国经济危机,其中以可再生能源为方向替代石油进口是最有价值的路径。将一万亿美元进口的资源转化为一万亿美元的投入,如果再能够吸引国际上几万亿美元的长期投资,它将推动美国经济结构翻天覆地的转型,也是美国式的全球分工大革命,它对维持美国目前的繁荣至关重要,也将使奥巴马政府创新历史。
 
  二是美国可以改造国际商品的分配机制,将美国每年过万亿美元的消费品进口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内需替代解决,这就需要实现美国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的转变,从全球分工而言,部分产品是可能实现这个转变的,大部分产品是难以实现这个转移的。但是,美国却可以通过创新技术革命制造出的新产品建立新市场,这样创新技术就能够满足美国进口商品的价值对冲了。 

  五、美国能源新政的初期框架 

  1)关于能源战略转型:为美国家庭提供短期退税,应对日益上涨的能源价格;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幷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有助于增加五百万就业岗位;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替代能源公司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政府资助。 

  2)关于电力方面: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等,这个额度2025年将达到25%。 

  关于汽车方面:大举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力争到2015年实现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0%,低于1990年的水平。
 
  3)关于新能源技术方面:清洁能源已经成为美国能源的重中之重,积极发展诸如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永远有效的绝缘材料、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核电设备、风电设备、太阳能设备等。 

  4)关于建筑方面:大规模改造政府办公楼,推动学校设施升级,以节能和环保型新设备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六、美国能源新政的核心框架 

  前述美国能源新政初步战略仅仅是开始和前期性的,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新政的核心战略目标是用未来8-15年内将美国用于进口石油等的资本建造美国的太阳能电站,风力电站和地热电站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再造美国富有竞争力的能源产业,增加的就业机会,从而最终促使美国不再依赖化石能源,不再依赖碳基燃料,而使用不昂贵、无污染,可以大量获得而且就在美国国内的资源,从而使现代美国脱胎换骨。 

  其能源战略主要部分和重点包括如下部分: 

  1)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由此也将引发国际电网体系升级的革命。 

  2)全面发展节能汽车和电动车。 

  3)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 

  4)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5)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建立美国独特的新能源经济。 

  七、美国能源新政的关键工程 

  能源流动至少有四个流程: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和使用。电力产业也包括四个流程,即: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和服务,整合这个集合的过程就是改造人类能源体系的过程。 
  
  发电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氢能和生物质能等重新整合的问题;输电领域涉及的关键问题是用新材料和智能电网改进输电损耗;供电、用电领域涉及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分布式能源管理和智能电网管理效益最大化。 

  这场革命能否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张网”的成败:一是智能电网,二是建立超导电网。 

  1、智能电网战略 

  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IT产业的深度革命和能源革命将成为孪生兄弟,智能电网改革将推动美国能源革命的深度裂变。 

  智能电网的主要功效包括:1)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传输数据,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 2)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3)智能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4)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智能电网技术革新打开了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为全球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改革提供了独特机遇。 但与美国现在危机重建行动相比,奥巴马团队可能会感觉智能电网项目的经济体量还不够大,如只停留在对现有电网的技术改造其整合效益也还不够高。因此,奥巴马团队应该会在通过对整个美国电网的改革计划之后,才会最终确定智能电网的实施水平和推进强度,以求得这个改革的最大收益,幷实现美国变革的要求。 

  2、超导电网战略 

  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的四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 

  超导电缆是目前人类能够掌控的最具环保价值的缆线,也是提高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基本上杜绝火灾隐患的择优途径,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能力的超导电网是克服常规电缆远距离输电时对高压电缆依赖的唯一途径,至少是21世纪前五十年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最佳途径,将国家电网革新提升为超导电网,是全球生产力面临的最伟大的变革之一。 

  目前公开推进能源体系转型计划的主要世界经济体系只有美国,而且目前执行这个计划的也只有美国。如果美国借此发展智能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美元;如果美国借此全力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这不可能不使奥巴马行动起来,将在美国能源改革的下一步战略中关注超导电网改造的运转。 

  世界上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的带头国家就是美国,美国的能源法中也率先世界其他国家肯定了超导电缆电网的作用。目前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已经让超导电缆进入美国电网改造的主要市场有了可能。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