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警惕国际金融巨头成中企石油套保猎杀者

日期:2009-05-0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钟慧文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5/09
05: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 金融巨头 石油套保

     上市公司深南电跟高盛的全资子公司杰润的石油协议提前终止了,虽然可能还会有后续的法律纠纷,毕竟暂时避免了每月几百万美元的损失。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对记者称,杰润与深南电的协议是一个“死亡协议”,是一个穿着套期保值外衣的“陷阱”,杰润正是利用这个陷阱“猎杀”了深南电,这一手段跟4年前“猎杀”中航油十分相似。

     据公布的深南电与杰润公司的两份合同可以看出,第一份协议用金融专业语言来说,就是在2008年3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深南电每月送给高盛一个看跌期权作为对价,高盛每月送给深南电一个看涨期权。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期权互换协议。根据一些专家的测算,这两个期权的价值基本相等,因此,这个期权互换的价值为零,合约是公平的。

     该消息人士称,而第二份协议则大不相同,深南电被动地将是否激活第二份协议中的期权互换的权利交给了杰润,这样使得杰润可以在国际石油价格有利于自己的时候选择激活合同,这样来说深南电完全没有盈利的可能性,更没有任何套期保值的功能。

     北京欧文公众事务研究所陈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两份协议中杰润各为深南电设计了一个盈亏平衡点,62美元和64.5美元,但在平衡点之上深南电每月以20万桶计算盈利,低于平衡点时,却以40万桶计算亏损,也就是说,双方博弈的杠杆向有利于杰润的方向放大了一倍。这是个明显的不公平条款。

     从专业角度来看,第二份合约实际上是一个期权上的期权,称为复合期权(Compound Option)。这种期权的定价通常比较复杂,而石油上的复合期权的定价则更为复杂,因为石油衍生产品的定价无法通过石油现货的价格来定,而必须要先推导出石油远期的曲线和隐含波动率曲线。国内没有任何一家非金融企业对这类产品有定价能力,能对这类产品定价的金融企业也是凤毛麟角。根据推算,这个复合期权的价值高达数千万美元。而深南电却拱手将这个期权送给了高盛。

      从中航油到深南电,从中国国航[6.90 0.15%]和东航到中信泰富,很多中资企业都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和外汇市场上吃了大亏。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业内人士,他指出,国际资本市场风险很大,而且我们对于国外的很多情况并不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被“谋杀”的危险很大。

      “我个人认为,国企参与国际金融领域的投资也是可行的,国内和国际之间的各种SWAP、FRA、各种期权、期货之间的互换还是很多的。只是我们的企业在这个领域还太嫩了。尤其是在HEDGE(对冲保值)方面做得还不够,这属于风险管理领域的东西,我们在风险管理方面还需要提高。”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工程博士Rechard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虽然这不是赌博,但是目前人们这种普遍“认赌服输”的心理恰恰说明了高盛的高明之处。通过利用我们一些企业的赌博心理,为深南电度身定制了一个貌似对赌、实为陷阱的合约。通过第一个合约的掩护和迷惑,诱使深南电签订第二份“死亡协议”。

     “杰润早在2008年3月就已经看到了在不久的将来,油价必将暴跌。在国际资本市场,老牌国际大投行要比我们的国内上市公司眼光深远得多。”陈春指出。

     “金融衍生品的理论和模型都源于西方,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方面一直也没有太多的产品,因此国内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论研究都比较欠缺。另外,专业人才也不足,被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钻了空子,欺诈中国的企业。另外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国家的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Rechard对本报记者表示。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没有强大的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永远是“亚细亚的孤儿”,“没人愿意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结果就是“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因此,放松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管制,扶植几家做大做强,发展和丰富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和工具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路。但就短期而言,我们的监管机构需要严惩这些“谋杀”深南电、中远和国航等国有企业的“凶手”。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