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地球时间”用黑暗传递光明

日期:2009-03-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3/28
08: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地球时间

     1879年,发明家爱迪生在历经上千次失败之后,发明了第一盏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用人为的光明将人类从黑暗中解放出来。一个多世纪后,全球上千座城镇的数千万人,则选择关灯1小时,以人为的黑暗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给地球的未来保留一片光明。

    3月28日,将在全球举行这样一场名为“地球时间”的熄灯接力活动,人们用黑暗的方式传递对光明的诉求。从2007年仅澳大利亚悉尼一个城市实行,到去年全球数百个城镇加入,再到今年上千个城镇参与,3年的3个小时,经人类之手,黑暗在越来越多的城镇“降临”,地球的未来,却在黑暗的映衬下显出光明。

    “地球时间”最初的宗旨,是唤醒人们节约电力的意识,通过节约电力而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客观而言,这样的活动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贡献可谓杯水车薪。然而,“地球时间”持续扩大的范围和影响,充分展现了它深远而珍贵的意义。

    以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寂静的春天》出版为标志,人类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依然惯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大量消耗能源,令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现在迫切需要的,不仅是进步的理念,而且是切实的行动。正如“地球时间”今年的主题“关灯,以行动支持地球 ”所强调的:“人们在环保方面身体力行,从生活做起,从我做起。”

    如今,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议题。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至今,全球各方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政治家们在谈判桌上的努力,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生活的成果。而“地球时间”活动,则是全球民众携手进行的一次努力,它跨越了疆土界线和各方私利,以不具约束力的民众自我承诺实现了国际协议往往难以达成的实际效果,使“大众意义”成为这一活动的一个亮点。

    实际上,人类如今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不仅是气候变化,还包括诸如水土资源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物种灭绝等等。现在,“地球时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率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一致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活动具有示范作用,彰显出全球共同参与应对环境问题的意义,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 “地球时间”的讲话所说,“我们需要绿色的增长以惠及全人类,我们需要可持续的能源以获得一个对气候更加友好、繁荣的世界。这是未来的道路,我们必须携手共进”。

    与此前两次活动不同,今年的“地球时间”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抛开危机促使人们更多思考高效利用能源、切实促进减排之外,我们还要看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强化环保理念和措施,例如发展低碳经济,会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以及德国发展研究院院长迪尔克·梅斯纳等人所指出的,这不仅将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切实举措,更将催生大量就业机会、造就更多绿色创新,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一剂良方。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