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时代 中国提升竞争力有多重优势

日期:2009-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高辉清

能源资讯中心

2009
03/06
07:35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中国 竞争力

     老子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似乎是经济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变更的最佳注释。

      今天的世界进入了世纪性经济大危机中,记忆中能与之比肩的,只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然而,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繁荣的种子,其实都孕育于萧条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在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危局的同时,提前预判未来经济繁荣的种子所在,迅速调整发展方向,则不仅能够尽快实现由“危”向“机”的转换,而且还能够在未来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势!

     通常,经济的萧条大多是由经济本身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而经济繁荣的种子本身就孕育于旧的经济格局之中,就如同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一样,只要春天一到,枝头就会抽出新芽。在这种情况下,寻找经济繁荣的种子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今天的情形很不一样,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大变局,其深远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已然崩溃。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曾是美国实现金融霸权的最重要的外在条件,因此美国过去为此不遗余力在全球推行这个模式。新兴市场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为投机资本的过度流动而发生危机,IMF等国际组织居然以进一步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作为经济援助的前提条件。美国在同其他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几无例外地要求对方开放金融市场。可实践表明,自由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只是越来越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给美国利用经济手段干预他国经济、甚至掠夺他国资源提供了更冠冕堂皇的借口。当自由资本主义的危害终于降临到美国人自己头上时,美国则开始了异同寻常地大规模实施了带有资本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把大量问题机构进行国有化改革,这实际上标志着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大门在徐俆关闭。

     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霸主地位不可避免地滑入衰落轨道。过去,美国是全球先进生产力、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和全球最强军事力量的代表,但是今天除了军事实力依然无人可比之外,其他二个代表已经消失。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崩溃可以视为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在经济领域失败的标志,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令人恐怖的资产负债表、竭尽全力却毫不见效的救市政策和经济持续的衰退,都使得美国失去了“全球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资格。

     随着美元国际地位的下降和美元的公信力将不断下降,美联储发行纸币以支付巨额贸易逆差,美元大量流出境外,各顺差国再以得到的美元购买美国发行的国债或企业证券,美元又回流进入美国境内,为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投资提供资金这样“从纸到纸”的循环就将逐渐停滞,现有的世界经济“中心——外围”模式也将随之崩溃。

     由此可知,这次经济危机已不能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来解释了。这是一次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大调整的危机,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不是市场出清,而是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那么,未来世界经济摆脱经济危机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在哪?从多方迹象看,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向。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危及人类生存,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保护。“低碳经济”从表面看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一次大跨越。

      其次,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走上新一轮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展合理调整产业与金融结构,需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市场,可再生能源将是其中的重点。目前,近60个国家已立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而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已为23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与之相比,石油和航空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分别是200万人与400万人。在低碳经济发展较快的欧洲,可再生能源技术已有200亿欧元的产值,提供30万人就业。而在整个生态产业,欧洲就业人数为340万,年产值超过2270亿欧元。

     最后,低碳经济已成欧美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新舞台。近年来,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政治、经济问题,欧盟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一系列的讲话和行动清楚地表明,美国将恢复科技领域世界领先地位的突破口放在气候控制与低碳经济上,由欧盟主导相关领域国际话语权的局面将被打破。

      从长期趋势看,本次金融海啸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分水岭。工业文明以来的高碳时代将因此逐渐远去,一颗低碳经济的种子将开始成长,并最终开出绚烂的生态文明之花。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又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全球关注环境、以环境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的背景下,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政治压力。照目前的发展势头,2012年后,中国将有可能被纳入减排国家的范围,承担减排义务。同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客观上我们自身也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

     在笔者看来,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一特定国情,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产业链条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来达到进入低碳时代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未来我国低碳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可以达到极大程度地节能减排;二是西方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不会与之产生正面冲突;三是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实际上将为能源环境约束下完成工业化闯出一条新路,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起典范。

    正因为具有以上诸多优势,中国以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介入全球低碳经济的竞争中必然将受到各界的认同,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获得独特不可替代的地位。

     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一特定国情,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产业链条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来达到进入低碳时代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未来我国低碳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可以达到极大程度地节能减排;西方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不会与之产生正面冲突;发展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实际上将为能源环境约束下完成工业化闯出一条新路,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起典范。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