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人物 » 综合人物

施正荣启动扩张之旅 6000万美元打造上海基地

日期:2006-08-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琼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8/20
07: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施正荣 启动 扩张

施正荣启动扩张之旅 6000万美元打造上海基地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

6000万美元打造上海薄膜电池基地

  昨日,无锡尚德(NASQ STP)开始其中国生产基地的扩张之旅。其新工厂和新研发中心将落户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此举,被其CEO施正荣视为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家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尽管产能已跃居全球第四,但这似乎并非是CEO施正荣的终极目标。记者就此专访了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

  薄膜电池成本节约7倍

  上海证券报:未来公司利润增长点来自哪里?

  施正荣: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是尚德未来的方向。
 
 
 
我看好太阳能并网发电,相关政策出台后,中国太阳能电池市场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上海证券报:很多人对薄膜太阳能电池失去信心,觉得其商业前途不如晶硅太阳能电池。你的看法如何?

  施正荣: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谁是赢家,现在还很难说。这两种电池各有优缺点。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片,比如铺设在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幕墙上,因为用的硅片过多,外观就会不太好看。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比薄膜太阳能电池高一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是16%至17%,薄膜太阳能电池才8%左右,所以目前来说,晶硅太阳能电池更有市场,但未来就不一定。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容易用于玻璃幕墙、建筑一体化上;二是比较容易降成本,因为他需要的硅片量比晶硅太阳能电池少100倍。目前,硅片占太阳能电池总成本的70%左右。如果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当,按硅片使用量可节省7至8倍的成本。

  上海证券报:变网发电市场有多大?

  施正荣:只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这个市场相当大。比如,每度电售价提高1分钱,这个价格普遍百姓应该能承受。那么会多收多少钱呢?中国就能收到210亿元!用这210亿元推广太阳能发电,相当于800兆瓦的产能,也就是2004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

  打造上海基地

  上海证券报:目前漕河泾项目进展如何?

  施正荣:我们已经在漕河泾拿下200亩地,一期使用110亩,二期用90亩地;投资6000万美元建成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预计2008年正式开工。

  上海证券报:据了解,尚德将在漕河泾生产研发薄膜太阳能电池,未来无锡和上海工厂如何区分和定位?

  施正荣:尚德是国际化企业,但无论在哪里发展,总部仍在无锡。目前,在漕河泾的项目与无锡的项目不同。上海做下一代产品———太阳能薄膜电池研发和制造,无锡做晶硅电池研发和生产。

  上海证券报:前期,无锡尚德收购了日本MSK公司,这个股权设置很有点对赌的意思?

  施正荣:确实。我们一期1.07亿美元买MSK三分之二的股权,第二期用换股的形式获取MSK剩下的股权。我们设定了从销售收入、毛利润、税后净利润等一系列目标,并分成不同等级,他们达到哪一级将决定未来能换多少无锡尚德的股票。只要他们不依靠尚德的支持,完全凭自己的能力达到最低目标,至少能得到价值5300万美元的股票。

  上海证券报: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中,无锡尚德的对手是谁?

  施正荣(玩了一个小小花招):我们的对手是BP、夏普,但BP的强项在于石油、夏普强在家电,只有我们的优势真正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我们生产的电池的转换效率就比大多数企业高。在战略规划上,我们不会做上游晶硅生产,只会做中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和销售。

  上海证券报:据了解,尚德已经在向一些新兴市场进军,如法国、希腊、西班牙。目前进展如何?

  施正荣:这些地区最近出台一些政府补贴政策,需求量大增,所以我们也适时进军。其实,在另外一些新市场,像美国市场,我们的拓展情况良好。直接销售到美国太阳能电池20多兆瓦,占总销量(35兆瓦)的60%。我们的销售客户更国际化、多元化,以前德国为最大市场的格局在慢慢改变。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