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国际能源要闻

石油让非洲国家“爱恨交加”

日期:2006-04-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4/13
17: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让非 恨交加

近一年多来,由于世界能源需求增加、油价大幅攀升,非洲石油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勘探、开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非洲产油国在获得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耕地损毁、粮食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非洲产油国民众谈及石油,总是“爱恨交加”。


    非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950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是继中东和拉美之后的第三大产油区。目前非洲原油日产量超过800万桶,约占世界日产总量的11%,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今后10年非洲的石油产量将大幅增长,石油日产量可望达到1300万桶。过去,非洲的石油开发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以及几内亚湾的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和刚果(布)等国。近10年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产油国数量不断增加,如赤道几内亚、乍得、苏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毛里塔尼亚等。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世界第六大原油出口国,目前探明石油储量为352.54亿桶,根据该国发展规划,到2010年石油探明储量将达到400亿桶。该国产油区主要集中在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的尼日尔三角洲,油层浅,油质高,易开发,成本低,出口的原油一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英荷壳牌公司是进入尼日利亚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日产原油100多万桶,占尼日利亚日产总量的40%以上;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排名第二;谢夫隆—德士古公司排名第三;另外有意大利的阿吉普公司和法国的道达尔公司。这5家西方石油公司基本垄断了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业。    

    20世纪60年代发现石油时,尼日利亚还是非洲著名的农业大国,但后来农业被忽视,石油变成国家唯一的经济支柱,石油收入目前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5%、政府财政收入的80%。多年来,西方石油公司的掠夺性开采,给尼日利亚既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灾难。这些西方石油公司为了赚取最大利润,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石油管道缺少定期检修与更新,管道经常破裂导致原油溢出。据统计,尼日尔三角洲一年泄漏的原油多达1万桶。泄漏的原油在炙热的阳光下自燃起火,频繁引发农田和森林火灾,并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泄漏的原油还恶化了土壤,使农作物产量锐减,许多农民因此愈加贫困。更为严重的是,原油泄漏污染了河流,不光断绝了渔民的生计,还造成居民饮水困难。居民与西方石油公司的纠纷,甚至成为暴力活动的重要起因。尼日尔三角洲生活着40多个部落,为了争夺利益,绑架、仇杀事件不断发生,西方公司人员经常受到袭击,石油设施也常常遭到破坏。    

    有人说,石油改变了非洲人的生活。这话不错,但改变并不都是正面的,西方公司的掠夺性开采也扰乱了非洲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及社会矛盾。如果在加大对非洲产油国投资的同时,注意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非洲人民能不欢迎与支持吗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