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中国能源危机论是一种“夸大”说法

日期:2006-04-14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4/14
09: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能源 大说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在上海说,中国能源危机被夸大了,欧美在石油等能源消费上的占比远远高于中国,不可能容忍油价长期处于高位。中国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铁矿石、铜等工业原材料对进口不断上升的依赖度,这方面的资源可能成为一种“硬约束”,应加强资源结构的调整和掌控。   
  
    巴曙松在近日举行的“我的钢铁”钢材市场研讨会上说,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中越来越感觉到,近来“炒”得很热的中国能源危机论可能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中国能源消费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全球占比其实还不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石油等能源消费上占比远远大于中国,不会容忍能源价格长期处于高位。  

    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醒说,值得关注的是包括铁矿石、铜在内的9种工业基础原材料。欧美由于基本完成了产业升级,对这些工业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已大大降低,会容忍其价格的大幅上涨。反观中国,由于产业发展阶段的因素,对工业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增长很快。中国不可能靠自己本国的原材料实现工业化,这方面的资源可能日益成为一种“硬约束”,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工业原材料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市场波动,加强资源结构的调整和掌控。  

    巴曙松说,就拿铁矿石而言,进口矿石量占总使用量的比重已从30%向50%以上快速上升,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与欧美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的情况相比,目前国际工业原材料市场已发生根本变化。以前原材料的供需方都较为分散,但现在中国经济崛起时,格局已完全不同,供需方都十分集中。这就要求中国在原材料结构调整上有一个长期战略,不仅考虑国内因素,还要有全球布局;不仅要顾及眼前,而且还要考虑长远的产业结构发展的总体需求。  
 据分析,中国明年经济政策较为平稳,重心转向结构调整,汇率机制改革引人关注,经济带动力从外需为主向内需为主转变。巴曙松说,宏观经济环境正在要求把国内外市场整合为一个市场,加强进出口企业的灵活性,注意汇率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降低中国原材料对外采购的成本有积极影响,就进口铁矿石而言,可减少的成本就很可观。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相对而言变得便宜,加速了中国国内钢铁业的行业调整及并购重组进程。  

    随着中国产业的发展,中国很多行业的产品在全球已占有相当的比重,比如钢铁业中的一些产品,今后应加强主动定价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会“杀价”。要尽快从目前的“杀价”、打价格战,转变为相关行业的组织化行为,联合对外进行谈判,以此形成国际市场的定价能力。对外资源投资要加强风险管理,学会理性长远考虑问题。中国经济转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将是使中国经济“学会长远”的一个好机会。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