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能源资讯 » 能源要闻 » 媒体聚焦

能源新税制亟待亮剑 高油价撼动旧体制

日期:2006-04-1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周勇刚

能源资讯中心

2006
04/14
08: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新税 动旧体制

2005年,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区间震荡。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高油价时代已悄然到来,它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面对高油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净进口国的中国,从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审度,不得不修订国家有关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政策,力图适应架构未来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要。

    于是资源税、暴利税、燃油税,有望在2006年亮丽登场,将在我们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老税新征道远任重

    资源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具体到油田、气田、矿山,它是对这些领域中的企业收益的分配。

    在现阶段,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在国内市场仍处于垄断的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获得垄断的高额利润。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利润总额从1998年的不足100亿元,上升到了目前的1200多亿元。显然这一结果与去年至今的高油价有直接关联。

    国内一家从事油气公司的证券部经理曾告诉记者,无论是利润税还是资源税,政府一直在各类公开场合提到,但尚未看到与之相关的文件。而据了解,2005年国内三大石油巨头旗下的上市公司在最新季报中均透露,原油毛利率喜人。

    暴利应该制止。去年7月,国家主管财政和税务的两部门终于“亮剑,相继上调了部分省市煤炭、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税额,这其中原油资源税税额标准由原来的8元~30元/吨调整为14元~30元/吨。

    据测算,此次上调石油资源税率,以平均每吨增税30元计算,将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这三大集团直接减利40亿元。但相对于1200亿元的利润总额而言,减少部分不过是“毛毛雨,不会影响三大集团盈利的基本面。

  

[page_break]

    此次联动调税,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调整范围最广、幅度最高的一次,被媒介称为“十年磨一剑。而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政府可能将在2006年出台调高石油资源税的政策,其具体税额将从目前的每吨原油最多征收30元,上调到每吨征收60元,幅度达到100%。

    煤炭是中国能源的支柱,占到消费总量的70%。国土资源部研究室主任吕国平认为,中国矿产资源税在矿山企业的税费体系中比例很低,矿产资源的收益往往被矿业企业以极低的代价使用,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从2005年5月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河南、安徽、山东等八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进行调整,上调幅度在每吨2元到4元不等。事实上,此次每吨煤炭平均调整3元,只占当前其价格不到1%,故此对整个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影响有限。据测算,资源税额上调使兖州矿业、郑州煤电、恒源煤电、神火股份等煤炭上市公司的利润下调10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占这些企业利润不到10%。

    按照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的管理办法,属地方财政税种。而此次上调煤炭资源税,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据初步测算,重庆、贵州、福建等八省市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可望增收超10亿元之多。

    随着国内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资源环境并不乐观,无论是从长远利益考虑,还是从当前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建立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age_break]

    本报就资源税调整曾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应以矿产资源税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行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的有偿转让制度,并经公开的招投标程序方能获取开采权。把采矿权招标与提高矿产资源税、改革矿产资源税征收办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住不少地方出现的私挖乱采猖獗、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
    新税新征前途未卜

    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表示,国家正在考虑对矿产资源开征暴利税,并已经完成了整个运行的方案设计。此语一出,社会反响强烈。

    所谓暴利税,通俗地讲就是“垄断带来的高利润应该收归国家且不应该归企业所有。而资源类产品开征暴利税,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里早已屡见不鲜。石油利润税可以看做是暴利税。目前,中国收取石油资源税的课税标准是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而按照该条例,每吨原油,石油企业应该交纳8-30元的资源税。但随着油价走高,社会各界对于资源税税率偏低的质疑越来越强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分析认为,对调节石油企业因为资源本身上涨带来的高利润,应该征暴利税。但是,石油资源税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石油,不针对进口石油。中国石油企业由于资源本身价格上涨调价,而非自身运营带来的高利

    润并非仅仅来自于国内的石油。

    倪红日强调指出,像这种自然垄断型企业的利润来自于消费者,因此企业的超额利润应当留在政府手里,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就是征收暴利税。比如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0%,如果由于资源价格上涨调价给企业带来20%乃至更高利润率,那么政府就应对这部分超额利润征收暴利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age_break]

    中国开征暴利税,不仅仅是针对石油、天然气。目前,在国内尚有与它们一样的垄断行业如电信等。而暴利税的收取有助于促进这些垄断企业注重开发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不仅仅是依靠垄断来获得高利润。

    据专家介绍,暴利税还可解决国有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厂房,可能当年买的时候价格很低,而现在地价、房价都较高,在被收购的过程中,很可能地价、房价带来的较高资金回报的享有者不是国家,而是企业或者个人。

    今年什么时候推出暴利税,目前尚未有一个具体安排时间表。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加快这方面的工作。

    十年难产好事多磨

    屈指数来,呼唤燃油税的出炉至今已有十载。记者注意到,2005年1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国务院新闻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宣称,经过几年研究,中国在征收燃油税方案上已有了初步的意见。而受高油价影响,税改方案还需“择机出台。

    而就在谢旭人此番讲话十天后,2005年1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一份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宣布,中国“已经制定征收汽车燃油税的方案,并将在不久于国内公开推行实施。由此迹象表明,千呼万唤的燃油税终于要揭开面纱。

    1994年中国首次正式提出燃油税。十年间,改养路费为燃油税的议论虽然忽高忽低、浮浮沉沉,但却从未中止过。而对其的认识,不同社会角色和阶层有着不尽相同的声音。多用路多付费这个利国利民的公平原则,却屡屡遭遇不应有的尴尬。探其燃油税难产的原因,官方长期以来则以“油价太高不适宜推出为借口。而一些主管部门更是以“在具体征收中还存在操作上的难度当幌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age_break]

    其实,燃油税难产根本原因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而在这其中,主要涉及交通部门和税务部门利益分配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

    在能源供应越来越紧的格局下,“节约能源已被提升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而这将逼迫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政府不能再延缓燃油税的实施,利用税收手段推进节能是势在必行。

上一页  [1] [2] [3] [4] [5] 

返回 国际能源网资讯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